香港大埔区发生五级火警第八届全国青年美展在渝启幕承接产业转移要有“链式思维”“00后”重回线下消费带来的启示入职改“鼠”姓,边界感何在镜头霸凌
第007版:综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香港大埔区发生五级火警
第八届全国青年美展在渝启幕
承接产业转移要有“链式思维”
“00后”重回线下消费带来的启示
入职改“鼠”姓,边界感何在
镜头霸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渝论坛

承接产业转移要有“链式思维”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王瑞琳

  说起重庆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有一个亮点不得不提:三安意法碳化硅晶圆生产线项目——意法半导体与三安光电的强强联合之作。建成后,它将成为国内首条车规级8英寸碳化硅功率器件规模化量产线,直接填补重庆在高端碳化硅晶圆制造领域的空白,推动本地功率半导体产业链从“中低端封装测试”向“高端芯片制造”延伸。

  这一硕果,正是产业转移带给重庆的“甜头”之一。如此机遇,源源不断。近日,2025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重庆)在渝成功举行。以“智链生态 渝见未来”为主题,一批大型央国企、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在渝聚首,共商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计。

  产业转移,事关全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重点产业在国内有序转移。强调是因为重要,产业转移并非简单搬家,而是区域协调发展、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答题;重要就更应重视,一个重点项目意味着一次“填补空白”,一批重点项目就意味着一次能级跃升。重庆,自然不会错过这个落子未来的“关键一招”。

  对地方而言,产业转移要“接得稳”,更需“留得住”。好在,重庆不是“新手”。两年前,重庆首次承办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引来大量项目、资金,并在推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积攒起丰富经验。今天的重庆有能力更有智慧,以完整的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让每一家选择重庆的企业说一句“值得”。

  完善的产业链,为企业提供即插即用的配套。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例,重庆集聚多家整车龙头企业,零部件3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这意味着,“你”来了,就能快速找到供应商、合作方和客户,大大降低落地成本和投产周期。与此同时,后来者又可助力重庆补全产业链短板、提升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的共赢态势。

  高效的服务链,为企业带来随叫随到的守护。企业初来乍到,从行政审批到政策兑现,从要素保障到接单开工,处处都有需求。满足需求,不仅要拿出专班服务等常态化举措,更要多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尽可能减少其适应成本。唯有以全流程“无缝衔接”破除堵点,以优良营商环境打消顾虑,才能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友好的创新链,为发展厚植迭代向新的土壤。企业来重庆,不是换个地方做生意。企业要真正立住脚、长得好,产业转移要从物理迁移迈向化学融合,都离不开创新这个最有力的抓手。以“416”科技创新布局为引领,给予企业真金白银的研发支持,通过空间集聚、设备共用等手段加快成果转化,企业定可更好嵌入城市的产业生态,真正成为新重庆的建设者。

  承接产业转移的最高境界,是把每一位“客人”变成“主人”——让企业的技术、资金与本地的资源、市场深度交融,形成“一荣俱荣”的共生关系。本次活动集中签约159个重点项目,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合同金额超1100亿元。乘势而上,进一步擦亮产业转移金字招牌,将巴渝大地打造成投资兴业的沃土,重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