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成国 |
 |
彭颖 |
 |
张春 |
 |
龙天真 |
 |
陈垠地 |
当山城的层林尽染一抹抹温暖的秋色,一群平凡英雄的故事已悄然播撒下绿色的希望。
今年10月,2025年度“最美重庆人”评选结果揭晓,5位扎根生态环保一线的先进工作者,以其不懈的坚守和非凡的贡献,荣膺“最美重庆人”称号。他们以青山为纸、以碧水为墨,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青山不语,见证初心;碧水长流,铭记担当。5位生态环保人以平凡之躯,筑起了守护绿水青山的坚强壁垒;用不凡担当,绘就了巴渝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这份坚守,是献给时代最深情的表白,也是留给未来最宝贵的财富。
高成国:栽一片树,带富一个村
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驻村干部高成国,17年深耕脐橙产业,打造村民“绿色银行”。他首创“三统一分二返”模式,入选全市脱贫攻坚创新案例。合作建成300亩智慧果园,通过精准灌溉,化肥亩均减少使用50公斤,优质果率升至85%,较传统种植增收35%。带领村民栽树10万株,森林覆盖率超80%。推行生态环保积分制,推动垃圾分类和清洁能源全覆盖。2024年全村脐橙产值破1.8亿元,户均收入12万元,农旅融合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
彭颖:环保资金的“绿色管家”
重庆市财政局生态环境处干部彭颖,专业守护每年约20亿元的污染防治资金。她牵头搭建起全市首个生态环境资金执行监控体系,实现全量化、穿透式监管。推动出台加快资金执行措施,运用L2级实景三维技术管理410个项目,主动赴邻省磋商,推动长江干流重庆段跨省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全线贯通”,相关补偿资金达7.7亿元,助力长江干流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
张春:九年攻坚,为大地“解毒”贡献力量
涪陵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工程师张春,9年奋战在固废治理和土壤保护一线。他汇编磷石膏综合利用政策标准,探索开展磷石膏用于坑洼地回填利用。帮扶指导企业开展“锰渣生产烧结砖”现场试验,为锰渣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路径。推动涪陵纳入全国土壤试点,创新管理措施,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整改合格率达92.3%。创新提出“五聚焦”工作法,推动建成覆盖15个行业领域203个“无废细胞”,为大地“解毒”贡献力量。
龙天真:守护缙云山的“绿色卫士”
北碚区澄江镇北泉村党委书记龙天真,30年坚守诠释初心。在缙云山整治攻坚期,她每天5点起床,安顿好患病丈夫便投入工作,带头拆除自家及亲戚违建,两年多拆违10万余平方米,生态搬迁42户。她引进脆红李产业,集约400多亩土地种植,使种植户收入倍增。推行“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型”党建模式,设立特色党支部,确保党组织服务紧跟产业发展。她用“铁腕”与“柔肠”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和谐美丽。
陈垠地:用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南川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副支队长陈垠地,十年如一日守护渝南山水。他不仅理论基础扎实,更在执法实战中凭借丰富的现场经验、熟练的技术操作和精准的法律适用,展现了新时代环保铁军的专业风采。他坚持“执法与普法并重”,开展环保讲座80余场。10年坚守,换来金佛山鸟类从228种增至260余种,他用法治力量守护着青山的安宁。
陈磊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