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2000余名人大代表下沉乡村助力振兴海归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会召开按需弹性引入“最强大脑”助企攻坚迈向新征程!重庆谋划“十五五”宏伟蓝图重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助推高质量发展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奉节2000余名人大代表下沉乡村助力振兴
海归企业家面对面座谈会召开
按需弹性引入“最强大脑”助企攻坚
迈向新征程!重庆谋划“十五五”宏伟蓝图
重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助推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助推高质量发展

  (上接1版)

  “两套平台”协同

  承接产业转移有力有序有效

  产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核心载体。截至目前,荣昌高新区、合川高新区等17个区县产业园区被认定为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这些园区通过持续做强产业配套、优化园区环境,围绕重点产业领域,有力有序有效承接国内外先进制造业转移和市内产业梯度转移。

  “除市级示范园区外,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是重要承接平台。”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示范区覆盖涪陵、巴南、九龙坡、璧山、永川、荣昌、大足等7个区。两套平台协同发力,让承接产业转移成为我市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

  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我市持续优化区域布局,构建“研发在中心、制造在周边、链式配套、梯度布局”的产业分工体系,推动汽车、电子、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取得突出成效:

  汽车行业,承接比亚迪动力电池等零部件项目,加速“重庆造”汽车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

  电子行业,落地华润微电子12英寸电源管理芯片晶圆及封测等项目,推动集成电路与新型显示产业“补链成群”;

  装备制造行业,引入三一重工西南制造基地等项目,培育形成产业新增长点;

  新材料行业,承接中铝高端制造、华峰己二酸等项目,助力轻合金材料、合成材料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消费品行业,落地联鸿纺织服饰、优倍净高端化妆品研发生产等项目,推动食品及轻纺行业向现代化、潮流化发展;

  医药行业,承接鸿兴生物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等项目,加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

  “三篇文章”是重点

  聚焦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及今后我市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重要内容。”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落实全市深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我市聚焦优势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做好“三篇文章”:

  以龙头企业领航,筑牢产业链“压舱石”。以链主企业为核心,构建“龙头+配套”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产业集群核心牵引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安、赛力斯、千里科技等龙头企业引领,集聚600多家零部件企业、200多家汽车软件企业,实现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3个系统、12个总成、56个部件”全覆盖。

  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打通产业链“梗阻点”。聚焦重点产业链“卡脖子”环节,组织研发力量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新能源汽车配套领域,青山工业牵头攻关新能源电驱动系统技术,庆铃集团联合博世研发氢能商用车核心部件;电子信息领域,推进12英寸集成电路特色工艺线等科研项目,填补高端半导体制造空白。

  搭建平台助力协同创新,带动特色产业聚链成群。依托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平台,联动本地龙头企业与中国汽研、招商车研等国家级科研院所及实验室建立合作,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如长安汽车牵头组建“智能汽车安全技术创新联合体”,联合中汽研、中国星网等集中攻关智能驾驶系统、车规级芯片等核心技术,同时向中小企业开放实验平台和供应链资源,以“链主企业技术引领、中小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带动特色配套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承接产业转移营商环境,我市将打出一套‘组合拳’。”该负责人表示,政策支持方面,确保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税收优惠“应享尽享”,落实降低企业融资、用工、用能成本的一揽子政策,强化用地保障,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服务保障方面,我市将持续推行服务企业专员制度,对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实施“一企一专员”,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平台,推出“AI+企业码上服务”,为企业提供“线上+线下”全周期、全要素、全覆盖、全方位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