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儿童文学创作水平迈入全国前列沈建群:半生讲台情 万里山河心双选会助就业三省市毗邻县联合整治“无事酒”重庆进入流感流行期
第003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儿童文学创作水平迈入全国前列
沈建群:半生讲台情 万里山河心
双选会助就业
三省市毗邻县联合整治“无事酒”
重庆进入流感流行期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访百岁老人⑦

沈建群:半生讲台情 万里山河心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杨铌紫

  沈建群翻看《重庆日报》。记者 杨铌紫 摄/视觉重庆

  近日下午,阳光洒在九龙坡区一栋普通居民楼的客厅里。午睡刚醒,百岁老人沈建群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份《重庆日报》,戴着眼镜逐字阅读新闻。

  当翻到“寻访百岁老人”专栏时,他一边看一边点头,嘴角挂着笑意。“这个栏目办得好,正能量!”他竖起大拇指,声音洪亮,眼神清亮。

  窗沿上,《参考消息》《中国老年报》等报刊叠得整整齐齐,每天午睡起来读报,这个习惯老人坚持了数十年。

  百岁高龄的沈建群曾是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后又在讲台上耕耘数十载。从烽火战场到三尺讲台,他将青春献给国家,将知识播撒给后代。离休后,他游历山河、自创养生经,用行动诠释生命的宽度与韧性。

  军旅磨砺人生

  瞒着家人参军抗日

  沈建群出生于1925年,老家在九龙坡区含谷镇。1944年,抗日战争烽火连天。“当时我在技工学校读书,悄悄参军抗日。”沈建群回忆道,“家里人都不知道,我就这么走了。”

  那一年,沈建群19岁。他跨越千山万水,随中国远征军抵达缅甸,接受军事训练。军旅磨砺,锻造了他的坚强意志。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仍未踏上过真正的战场。“1946年底,我才回到重庆。”说这话时,沈建群语气平静,却透着历史的沧桑。“没上战场遗憾吗?”记者问。沈建群摇了摇头:“训练时学的本事,后来竟派上了大用场。”

  枪杆变粉笔

  自己钻研教案教出“硬功夫”

  1948年辽沈战役后,沈建群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哈尔滨青年干部教导团学习3个月后,他被选入东北军政大学任教,从此与讲台结下不解之缘。

  “那时,最难的是教兵器课。”他笑着说,“只有武器,没有教材,而且还是苏式武器,我们这些老师都不懂。”

  为了备课,沈建群就自己拆枪,一个一个零件研究,记下名称、作用等,再写成教材和教案,常常熬到凌晨一两点。“年轻,不觉得累。”他说,他在零件图旁写着密密麻麻的注解,有些术语旁还画着小图辅助理解。

  后来学校改制,沈建群进入射击系任教,教学逐渐步入正轨。1955年,沈建群被授予了中尉军衔,两年后晋升上尉,担任射击系主任教员。1958年,他接到了转业通知,脱下军装回到含谷镇农业中学教语文。一年后,他又被调到九龙坡区白市驿小学,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师兼教研处处长。

  “轻车熟路。”沈建群这样形容自己的教学生涯。语文、地理、历史,他都能教得游刃有余。1972年,他又被调入巴县第二中学(现重庆市九龙坡职业教育中心),直到离休。

  “14年军旅,14年小学,12年中学。”他掰着手指算,“我这大半辈子,都在讲台上。”

  开启离休生活

  “一辈子没辜负党和人民”

  沈建群用3个词概括自己的离休生活:自由、快乐、健康。

  “市区两级老干部局组织我们旅游,我去了好几次,圆了我年轻时的旅游梦。”他如数家珍,第一次是“长江万里游”,从重庆坐船游三峡,他一路拿着相机拍个不停;第二年坐飞机去山东,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

  后来他又和老伴坐火车游北京,看了天安门、故宫;报团去海南三亚,看椰林碧海。“以前行军曾路过北京,但那时候哪有心思逛。”老人翻出泛黄的照片,画面里的他站在故宫角楼前,笑容灿烂。

  沈建群卧室的墙上,贴着几张手写的《养生要诀》:“五谷杂粮要吃全,七八分饱记心间……”床边的小桌上,摆着一本自编的《养生要诀选集》,里面贴满了从报刊上剪下的文章。

  “这是我的‘健康经’,我没事就翻看,还印了一些送给老同事。”他拿起册子,指着其中一页说:“90岁后我关节不好,就自创了‘坐着养生法’,按摩经络、拍打穴位,每天坚持半小时。”

  58岁戒烟、80岁戒酒,沈建群还有个原则:“烧烤油炸碰都不碰,情绪从不大起大落。”这份平和源自内心的笃定:“一辈子没辜负党和人民,睡得香。”

  “部队是大熔炉,教学是硬功夫,生活是长流水。”老人这样感慨自己的人生。如今,沈建群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两个孙女、一对双胞胎曾孙,四代同堂,其乐融融。沈建群常常给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你们现在的好日子,是国家一步步强起来的见证。”

  采访尾声,沈建群又拿起《重庆日报》,目光停留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专栏的报道上,他说:“你看,现在多好。”

  百岁光阴,他从战火中走来,在讲台上书写青春,于山河间行走,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生命的践行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