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足球 点燃城市激情重庆-东南亚文旅市场联盟揭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铸就建工特色职教国际品牌
第004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热血足球 点燃城市激情
重庆-东南亚文旅市场联盟揭牌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铸就建工特色职教国际品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铸就建工特色职教国际品牌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高级研修班举办

  重庆处在“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作为重庆市唯一一所全日制建设类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积极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机遇,主动探索国际化发展的新蓝海。

  学校坚持“职教出海”与“产业出海”同向同行、“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线发展,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聚力建设内陆教育开放高地,具有建工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展现实力,有力支撑“中国建造”走向世界,让“中国重庆职教”这张名片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出愈加璀璨的光芒。

  擘画国际化战略规划

  系统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今年8月,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国际合作“朋友圈”再添新朋友——与柬埔寨端华大学共建的“海外工程技术学院”在端华大学正式揭牌成立。该学院将整合中柬两国优质教育资源,精准对接柬埔寨经济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着力培养智能制造、交通运输、建筑工程等领域的高水平国际化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社会发展。

  这是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职教出海”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也是学校持续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全球布局的生动缩影。

  开放是时代要求,合作是发展之需。近年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以更宽广的全球视野和更积极的开放态度,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全面布局、高位推进,系统构筑定位精准、路径清晰、协同发力的对外开放格局。

  学校专门成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专家委员会,明确了以中国经验与标准为主体,以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为补充,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进“职教出海”的总体思路,制定“双核引领(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双驱赋能(科研驱动、产教融合驱动)、四维共建(海外基地、课程标准、师资队伍、职教品牌)”的国际化战略规划,有序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走好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之路。

  目前,学校已与澳大利亚、希腊、南非、坦桑尼亚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有中老“丝路学院”、中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鲁班工坊”及4个“中文+职业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获批重庆市内陆教育开放高地建设项目1项、重庆市人民政府外国留学生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3项;近3年培养国际学生300余名;为坦桑尼亚、塞舌尔、斯里兰卡等国编制职业岗位和教学标准10余项;建成国际化课程20余门;获评重庆市外事工作先进单位、服务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成效突出单位……

  在国际化发展这条道路上,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步履坚定、务实前行,探出职教出海的新路子。

  搭建互通互学平台

  服务共建“一带一路”

  10月23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与中交集团人才发展研究院国际工程分院联合举办的2025年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高级研修班如期开班。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13个国家的26名学员齐聚山城,共赴一场智慧建造与城市未来的学术盛宴。

  研修班通过专家授课、技能培训、企业走访、小组研讨等学习形式,为学员们打造了一个专业、高效、富有前瞻性的学习交流平台。在为期30天的研修过程中,学员们全心投入、踊跃互动。丰富的课程内容与生动的教学形式广受赞誉,收获了来自各国学员的高度认可与积极反馈。

  中交集团所属中国路桥(CRBC)肯尼亚Talanta体育城项目外联部长Selina表示:“过去两周,我不仅研究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智能建筑和智慧城市,还亲身体验了重庆市的魅力。这里的桥梁不仅跨越江河,更连接着文化,缔结着友谊,让我们在交流中共同成长。”来自泰国的学员,中交集团所属中国港湾(CHEC)泰国分公司副总经理Joe表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学术严谨,热情好客。这段经历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深化了我对智能建造的认知,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让我深刻体会到跨文化合作对塑造未来城市的重要性。”

  此类高质量国际培训,已成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对外开放的常态实践。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积极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筑业从业者搭建互通互学平台,既将国际学员请进来培训,也推动教师走出去开展海外教学,持续拓宽对外开放的深度与广度。

  11月4日,学校成功举办2025年“山地城市建设与治理:低碳转型与韧性构建”国际会议,来自14个国家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共探山地城市建设与治理,为国内外建筑与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搭建了高效优质的学习交流平台。

  不久后,学校教师蒋云锋、于洪江应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邀请,将赴埃塞俄比亚参加“2025年建设行业专业技能人才培训项目”;教师黄利芳应埃塞俄比亚劳工技能部邀请,将作为埃塞俄比亚农业职业教育学院2025-2026学年新增专家团队成员赴埃工作,支撑中资企业在非实现可持续本土化发展,服务中埃经贸务实合作,提升学校国际职教影响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积极携手行业企业,固化合作成果,与职鉴中心(“一带一路”国际技能认证中心)共同开发具有国际适用性的建设类技能标准与认证体系,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输送标准化、国际化的高端技能人才,真正实现职教出海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

  提升教师国际化素养

  筑牢“职教出海”人才根基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其国际化素养影响着教育体系的开放度与创新性。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教育竞争与合作的教师队伍,成为推动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

  面对“如何有效提升教师国际化能力”这一关键课题,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充分调动内外部教育资源,构建“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驱动的培养机制,着力开拓教师国际视野、锤炼跨文化交流硬实力,让更多教师成为文化使者与教育桥梁。

  一方面,学校持续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进校,针对教师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法、专业技能等开展培训,赋能教师突破教学边界、实现专业进阶,已累计培训教师200余人次;另一方面,分批选派优秀教师100余人次赴国(境)外高校进行教学、科研等国际化培训,拓宽其国际学术视野与协作能力,助力学校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取得实效,为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筑牢人才根基。

  一批批教师远渡重洋,将一次次跨国学习之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变革。

  从澳大利亚高登职业学院研修归来的城市治理学院教师左陈卓,对此深有体会。“在澳大利亚高登职业学院的研修中,我重点学习了该校‘培训包’开发应用模式与灵活务实的教学评估方法。”左陈卓回忆道。回国后,她将国外所学的教学方法与中国学生特点相结合,创新推行“理论-演示-实践-评估”四步教学法,不仅显著提升了学生技能掌握效率与动手能力,带领学生斩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还为学校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标准提供了本土化案例。

  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访学的财经商贸学院教师罗倩蓉,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模式课程体系的启发下,重构了《企业模拟经营》课程内容,将企业全周期运营、学生社团管理融入教学环节,设计出贯穿市场分析、融资决策到运营评估的综合性实训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在真实商业环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师发展,不只有培训。学校还积极推进与国(境)外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合作,拟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进一步优化教师国际化成长路径,为职业教育“出海远航”持续注入核心动能。

  眼下,学校教师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政策研讨、标准制定、加入国际教育研究机构等方式,正积极传播中国职业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向世界展示中国职业教育的成就和优势,为解决全球教育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潮起未落,风起扬帆。面向未来,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将继续敞开胸襟,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全球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石转转 吴沛璆 杨佳霖 图片由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