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 重庆具备三大优势成功逆势突围 课堂内外靠什么预计明年建成通车构建高端平台 “德企重庆行”推动87亿元项目签约创下历史新高 明月湖新增14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神经病理 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共探学术前沿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承接产业转移 重庆具备三大优势
成功逆势突围 课堂内外靠什么
预计明年建成通车
构建高端平台 “德企重庆行”推动87亿元项目签约
创下历史新高 明月湖新增14家高新技术企业
聚焦神经病理 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共探学术前沿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见国企一流知名品牌
传统书刊出版业遭遇瓶颈
成功逆势突围 课堂内外靠什么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白麟

  系列期刊月均发行量近150万册,旗下图书年销售码洋超4亿元,专为线上渠道打造的新刊《商界·少年》月均发行量突破20万册,品牌赛事活动覆盖超千万人次……

  在传统书刊出版业普遍面临发展瓶颈的当下,重庆课堂内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的一组业务数据显得尤为亮眼。

  近年来,青少年阅读习惯向短视频等数字化媒介快速迁移,电商平台的“价格战”更是不断拉低出版商利润。在“产品同质化”与“渠道失灵”的双重夹击下,众多传统刊物步履维艰。作为一家拥有46年历史的“渝字号”国企品牌,课堂内外凭什么能逆势突围?

  内容为王:传统主业“老树开新花”创佳绩

  11月5日下午,《课堂内外》小学版(创新作文)的编辑部里,一场关于“百万名刊工程”的复盘会正在进行。

  “我们的目标是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新的‘超级单品’。”编辑部一位负责人称,未来计划将该刊物发行量提升至100万份以上。

  在行业普遍“唱衰”纸媒的背景下,课堂内外于一年前启动了《课堂内外》小学版(创新作文)项目。当时很多人不解:为何要搞这种“逆行”的重投入?

  现实给出了响亮回答:该刊月发行量逆势增长超5万册,并成功带动系列期刊总发行量增长超过25万册。

  这只是课堂内外“守正创新”的一个缩影。面对行业挑战,他们的第一步不是抛弃根本,而是重塑根本。

  “传统出版是我们的‘一体’,是根基。根基不牢,一切转型都是空中楼阁。”课堂内外负责人表示。

  他们的做法,是实施精准“矩阵式行动”:一方面,开展“百万名刊工程”,全力稳住在中国邮政校园报刊发行量市场占比第一的“基本盘”;另一方面,敏锐捕捉市场细分需求,构建起覆盖不同素养赛道的品牌矩阵。

  例如,《商界·少年》这本专为线上渠道量身打造的刊物,就定位于青少年财商教育“蓝海”。刊物运营团从早期依赖外部网红的“达人流量池”,全面转向“店铺自播+达人短视频投放”的“自建流量池”。这一转变,使其摆脱了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成功实现月发行量突破20万册的佳绩。

  “在大多数同行被迫卷入电商价格战、以利润换生存时,我们用实践证明了‘内容为王’依然有效。”课堂内外公司负责人表示,但前提是必须与精准的渠道策略和产品细分相结合,从而打造支撑企业转型的“压舱石”。

  生态构建:推出优质服务变“流量”为“价值”

  如果说守住主业是“防守”,那么构建教育服务生态,则是课堂内外转型中至关重要的“进攻”。

  这项突破,始于一个已坚持近二十年的品牌活动。

  全国中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是由课堂内外主办、邀请国内众多知名高校文学院深度参与的赛事。每年,它都吸引了上百万高中生参与,参与学生累计达1500万人次。

  在新的生态理念下,这1500万学生及其背后的家长、指导教师群体,是一个巨大的、高黏性的“私域流量池”。

  如何将“流量”转化为“价值”?课堂内外的答案是“服务”。这正是其“一体两翼”战略(以出版为“一体”,以活动赛事和教育服务为“两翼”)中的核心一翼。

  在具体操作上,该公司推出了一系列高附加值的教育服务。面向学生,针对县域高中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痛点,推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该项目精准对接学校需求,提供专家智库、教研支持等高阶服务,2024年合同金额便超过1500万元,呈现强势增长势头;

  面向教师,课堂内外打造“好老师成长大会”“语文教育大会”等全国性教育活动,构建起一个汇聚3万余名核心教师的“好老师智库”社群;

  面向学校,则提供特色学校建设、课后服务、艺术测评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助力“育人、强师、兴校”。

  这种从“内容吸引”到“活动链接”再到“服务变现”的闭环,使课堂内外成功绕开了渠道壁垒,与B端(学校、教师)和C端(学生、家长)建立了更牢固、更高频的直接联系。

  如今,当不少竞争对手还在为征订发愁时,课堂内外推出的“教育解决方案”已经开始面向全国热销,实现了从“卖产品”到“卖服务”的生态升级。

  前瞻布局:以“平台化”和“AI化”抢占未来赛道

  面对未来,课堂内外同样有着清醒的认知:数字化转型的下半场,竞争不再只是产品与产品之争,更是生态与生态之争;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彻底重塑行业形态。

  基于此,他们拿出了颇具前瞻性的应对之策。

  首先,是以“四个‘亿元经济体’”重构业务组合,分散风险。课堂内外的未来目标是在邮政渠道、电商渠道、民营及校网渠道、教育服务四大板块,分别打造四个销售规模过亿元的业务单元。

  这一战略的本质,是以投资组合的思维管理业务,确保企业在任何单一市场遭遇波动时,都能保持稳健增长。

  其次,是以“平台化”和“AI化”抢占未来赛道。为摆脱对第三方平台的流量依赖,课堂内外全力孵化“蚂蚁找书”项目。

  该项目被定位为“西部地区的亚马逊”,旨在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全民阅读数字服务平台,将用户数据和渠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针对AI,该公司布局更为激进。目前,其自主研发的“启思云校”人工智能平台已经推出,一个名为“沉浸式AIGC学习空间”的项目正在孵化。

  该项目试图将AI生成的个性化内容与VR/AR技术相结合,打造颠覆性的学习体验。这标志着其已从教育传媒公司,向真正的教育科技公司转型。

  该公司负责人透露,公司未来可能通过并购、重组乃至IPO等资本运作,加速整合行业资源,为其庞大的生态版图提供充足的“弹药”。

  课堂内外的目标是:到2027年跻身全国期刊行业前十,到2030年实现线上收入3亿元、全网用户达3000万。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