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由降转涨 PPI降幅收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机动车乘车人“开门杀”谁担责海南揽金超5亿元欧洲多国向美方“讨薪”以艺术之美浸润城市之韵围绕999元帝王蟹,人们在争论什么教育App岂容“毒题”出没“电子黄历”不靠谱
第008版:时事·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CPI由降转涨 PPI降幅收窄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闭幕
机动车乘车人“开门杀”谁担责
海南揽金超5亿元
欧洲多国向美方“讨薪”
以艺术之美浸润城市之韵
围绕999元帝王蟹,人们在争论什么
教育App岂容“毒题”出没
“电子黄历”不靠谱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渝论坛

以艺术之美浸润城市之韵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王瑞琳

  这是一场艺术的盛会,这是一个人民的节日。作为我国规格最高、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综合性文化艺术盛会,以“艺动巴山蜀水 共绘时代新篇”为主题,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以下简称十四艺节)在重庆落下了帷幕。艺宴虽尽,美的涟漪仍在扩散,传递着这一出“艺术双城记”的动人余温,也为新韵重庆写下芬芳常在的人文注脚。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长袖如云,鼓乐和鸣。自10月16日在成都开幕,十四艺节携佳作惊艳而至,川渝两地“好戏连台”。从四川舞剧《杜甫》到重庆歌剧《尘埃落定》,从约1000件全国优秀美术、书法篆刻等作品公开展出到惠民演出走进街头巷尾……十四艺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掀起赏艺热潮的同时,也有力拉动了文旅消费的增长。

  剧映时代,画绘山河;美育民心,艺润山城。又一次,人民群众与高雅艺术相遇相知;又一次,雄奇山水和瑰丽艺韵相融相映。衡量一座城市发展的水准,既要看它的经济实力,还要看它能否为人提供丰盛的精神体验,营造诗意的生活氛围。当闭幕式的掌声渐息,留在重庆的是文华奖、群星奖的不俗荣誉,也是艺术滋养城市心灵的鲜活印记。

  在重庆,艺术常驻于剧院、美术馆,也游走在你我的日常生活空间。背靠南山,下浩里引入诸多时尚创意类业态,兼具山城古韵与潮流新风;两江之上,无人机灯光秀用科技织成画卷,尽显“赛博朋克”的魔幻气质。这些极具重庆辨识度的艺术表达,不仅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更在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城市的景观与气韵。

  以艺术之美浸润城市之韵,文艺的介入是手段。这种介入,有时是“把艺术送到人面前”的直接抵达——利用演出、展览等载体,用艺术点亮城市生活,拉近人与美的距离。这种介入,有时则是“把人安放在艺术中”的深层感染。以城市更新为例,戴家巷、山城巷等地在更新过程中,都高度重视公共空间的审美体验。通过将艺术元素植入整体规划与细节设计,城市如一个没有围墙的艺术馆,把步步见景、处处遇美变成一种常态。

  以艺术之美浸润城市之韵,惠民和育人是落点。艺术源自生活也回馈生活,最终所滋养的,是一个个具体之人的精神世界。十四艺节期间,不少市民通过免费领取门票,近距离接受艺术演出的熏陶。“十四五”时期,重庆建成1.5万余个公共文化新空间等设施、91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等,不断把优质文化资源送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全民艺术普及。这些行动,正是为了用艺术优化人们的精神生活,进而涵养城市的精神文明。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艺术让城市更璀璨。”十四艺节的举办,为展示中国文艺的新作为、新气象、新高度提供了窗口,将巴蜀大地的艺术瑰宝集中推介给世人,也为重庆人文立城、文艺立品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盛会落幕,重庆却没有与艺术告别。以十四艺节为契机,把艺术的种子深植于山城沃土,定将有更多诗与美的花朵在这座城市绽放。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 两江新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