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月五日,南岸区南滨路,市民观赏专场无人机灯光秀。记者 李雨恒 罗斌 摄\视觉重庆 |
 |
“这里最City”全媒体互动 扫一扫 就参与 |
“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
从今年4月19日起,每周六和节假日晚,重庆主城两江四岸核心区域常态化进行“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展演。展演由城市亮灯仪式与无人机表演组成,数千架无人机、双编队机群组成20分钟左右的空中画卷,呈现“山水人城”视觉盛宴。
这是全国首个超大规模无人机常态化展演项目,以全景式表演融合重庆国际潮流气息与巴渝文化诗意,致力于打造中国城市文化新范式与重庆城市新名片。截至目前,已展演52场,现场观看人数超600万人次。
“快看,天上在写字!”10月25日晚上8点半,长嘉汇弹子石老街两江汇观景台上,人群中惊呼不断。
江风轻拂,渝中半岛的万家灯火如星河般倾泻,数千架无人机从江畔腾空而起,在夜幕中集结。刹那间,夜空变成一块巨大的画布——“重庆人的浪漫”6个字缓缓呈现,拉开了当晚光影盛宴的序幕。
天幕画布
无人机绘就“魔幻山城”
随着无人机灯光秀画卷徐徐展开,一个可爱的孩子站在发光的鲸鱼背上,在夜空“海洋”遨游;紧接着,层层叠叠的吊脚楼在天空中“搭建”,再现了旧时山城特色民居;摩天大楼与跨江大桥交错随后升起,立体勾勒出“桥都”重庆的8D魔幻场景;最后,长江黄金水道、西部陆海新通道等轮番登场,展现出这座城市的开放之姿。
“太梦幻了!”从贵州遵义专程赶来的杜女士举着手机不停拍摄,这是她第一次来重庆,首站就选择到南滨路打卡无人机灯光秀。
因为每年都会到南岸茶园新区的一家台资电子企业出差,台湾桃园市的陈女士已是第四次来重庆,观赏无人机灯光秀后表示:“视觉冲击太强烈了!这种现代科技与自然山水完美融合的景象,在很多城市是见不到的。”
数据显示,“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已成为重庆夜游的顶流。自常态化展演以来,每月为南岸区带来新增逾10万人次的稳定客流。这场夜空中的视觉盛宴,正成为重庆一张崭新的名片。
流量赋能
光影下的消费“热力图”
数千架无人机腾飞,不仅点亮了夜空,更激活了地面的消费热潮。在长嘉汇购物公园顶层户外的Sparkling Sky Bar,店长徐安雄忙碌地穿梭于客人之间。
“平时一天接待百来人,营收1.8万元左右。到了周末和节假日,接待量能达到400人,营收超过5万元。”徐安雄说,今年国庆中秋期间店里天天爆满,客人需要提前一两天预订座位。
同样的热闹也弥漫在南滨路的其他地方。座无虚席的户外餐厅,飘出美食的香气和欢快的谈笑声;弹子石老街的火锅店,晚上9点多依然在排队等位;下浩里的“一百个月亮”艺术展,单日最高客流超5.2万人次。
仅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南滨路沿线累计客流超370万人次,重点监测商业营业额超5800万元,同比增长18%。节假日期间,南滨路沿线重点餐饮企业平均满客率超70%、重点酒店平均入住率超80%。
业态跃升
从“流量引擎”到产业动能
“无人机灯光秀就像一个强大的‘流量引擎’,为文旅业态的跃升提供了契机。”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已构建起一个“吸引—停留—体验—消费”的闭环。围绕这个IP,一系列把“流量”变“留量”的配套举措正在展开:无人机灯光秀旅游套餐呼之欲出;弹子石广场沉浸式演艺项目提上日程;低空经济新业态产业集群已见雏形。
无人机的光影,正从夜空画布延展为产业蓝图;沉浸式演艺,正为南岸文旅消费注入新动能。规划中的弹子石广场“非遗展示+沉浸式演艺常演项目”,旨在打造一个“亦商亦演”的大剧场街区,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体验者,实现文化感知与场景消费的无缝衔接。
南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更长远的目标,是借助无人机表演培育一个集研发、展演、观光、研学于一体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让“空中造景”转化为产业动能。
当晚近9点,最后一架无人机安全返航,两江四岸的灯火依然璀璨,南滨路的夜生活随着人流铺展开来。从天空到地面,这里每周都在上演一场科技、文旅与消费共融的都市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