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大脑”守护公共安全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第九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启幕渝见京津冀 一场产业对接吸金239.5亿元泛巴地区在渝签订合作备忘录“重庆造”汽摩整车零部件在非洲受青睐
第003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智慧大脑”守护公共安全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第九届中国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启幕
渝见京津冀 一场产业对接吸金239.5亿元
泛巴地区在渝签订合作备忘录
“重庆造”汽摩整车零部件在非洲受青睐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0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见京津冀 一场产业对接吸金239.5亿元

  (上接1版)

  随着新凯精测的落地,其上下游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包括新材料胶带、高端芯片等相关企业也表现出协同入渝的明确意向。重庆驻京办正借此势头,积极构建“引进一家、带动一串”的产业集聚生态,持续推动高端检测与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在渝加速形成。

  从“单根线”到“一张网”

  机制创新强引力

  系统性的招商引资成果,源于机制的持续创新。重庆驻京办负责人介绍,他们面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机遇,打出一套务实高效的“组合拳”,推动一批高质量项目落地重庆。

  在机制上,重庆驻京办建立起“京办搭台、区县唱戏”的协同作战模式,通过出台《京津冀“双招双引”工作服务保障十条》、打造“智荟京渝双招双引工作室”集成服务平台,为区县系统赋能,有效提升了整体招商效能。

  在策略上,他们围绕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精准发力。一方面聚焦央企、高校与科研院所,建立动态“双招双引”工作库;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在京挂职干部、校友会等人脉纽带,不断拓展高端“朋友圈”。截至目前,重庆驻京办已组织区县招商团队拜访部委、企业及科研院所94家,成功推荐236家企业赴渝实地考察,其中50余家企业已达成合作意向或实现落地。此外,还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0家高端智库建立合作,举办院士人才沙龙等各类活动20余场。

  在服务保障上,重庆驻京办着力重塑招商生态,通过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群实现即时联动,并推行“一对一”服务专员机制,确保重大项目从意向对接到落地投产全程有人管、跟进快、能解决,形成了“招引—落地—服务”的完整闭环。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上,重庆市驻京津冀地区招商服务中心授牌成立,该中心将为重庆市在京津冀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提供信息咨询、项目对接等保障服务,进一步提升精准招商能级。

  上述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将聚焦中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及创新型中小企业,围绕区县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招引方式,推动更多优质项目和高端人才汇聚重庆。

  从“引项目”到“布格局”

  强链固链补链延链

  本次签约的18个项目,内容涵盖先进材料、智能装备、软件信息等,无一例外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服务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纵观这些项目,可以看出重庆招商引资的清晰逻辑:不求数量求质量,重在“强链、固链、补链、延链”。

  例如,骅远人工智能数据安全中心项目落地九龙坡,该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聚焦重庆正在大力发展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提供底层的数据安全、隐私计算和AI治理保障,这是“固链”。

  又如,北京嘉岳的分布式温室气体利用项目,与长寿达成合作,计划投资18亿元,建设分布式温室气体原位高值利用中试及样板示范项目以及设备组装基地和维修工厂,推动重庆在绿色低碳领域形成装备制造与新材料一体化发展能力,这是“补链”。

  再如,弘海微创医疗器械全国总部项目落地大渡口,将建设生产、研发、全国及海外营销体系,利用北京地区高密度医学人才研发技术优势带动重庆取栓支架技术突破,推动重庆生物医药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这是“延链”。

  由此,招商活动不再是简单的项目聚集,而是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落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在驻京津冀地区已签约落地项目193个,总投资达1860.9亿元,其中本次产业对接活动签约落地项目18个、239.5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