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垦牧乳业 传承百年匠心 彰显国企担当农垦乳业联盟 提升整体竞争力 推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天友鲜奶 从牧场到餐桌最快只需12小时天友乳业“百特·特鲜活”鲜牛奶鲜活升级天友乳业 潜心技术攻坚 创新研发体系
第008版:消费
上一版   
中垦牧乳业 传承百年匠心 彰显国企担当
农垦乳业联盟 提升整体竞争力 推动中国乳业高质量发展
天友鲜奶 从牧场到餐桌最快只需12小时
天友乳业“百特·特鲜活”鲜牛奶鲜活升级
天友乳业 潜心技术攻坚 创新研发体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1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友乳业 潜心技术攻坚 创新研发体系

  天友技术中心研发人员开展益生菌的选育工作

  为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在重庆农投集团和中垦牧乳业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天友乳业高度重视创新工作,不断完善创新投入机制、健全创新研发体系、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持续建设创新生态,赋能天友乳业高质量发展。

  加大创新投入 增强创新实力

  要保持牛奶的“鲜活”特性,离不开过硬的技术支撑。天友乳业技术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低温杀菌工艺保留活性营养物质,但保质期短、需冷藏,牧场奶源的微生物控制直接决定产品货架期与安全性,而天友乳业经过技术攻坚,其生乳品质显著,优于各级标准要求。比如体细胞,美国标准要求小于75万个/毫升,欧盟标准要求小于40万个/毫升,农垦乳业联盟团体标准要求小于30万个/毫升,天友乳业生乳仅为12万个/毫升;细菌总数我国国家标准要求小于200万CFU/毫升(CFU即单位体积中的活菌个数),美国标准、欧盟标准、农垦乳业联盟团体标准均要求小于10万CFU/毫升,天友乳业生乳细菌总数仅0.3万CFU/毫升。

  近5年来,天友乳业成功申报了政府部门科技创新项目10余项,企业创新投入占营收比从2018年的0.37%,大幅提升到2024年的1.70%。

  企业完善创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先后建立了近10项创新激励制度,包含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新产品开发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创新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创新意愿。以专利申报为例,在数量上,2018年以前,天友乳业专利申报数量年均个位数,而2024年天友乳业专利申报数量50余项,申报数量增长率超过500%;在质量上,发明专利占比从2018年的0到2024年的68%;在影响范围上,从国内专利扩展至国际专利,累计申报国际发明专利26项,授权24项。

  引育创新人才 驱动创新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据天友乳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近年来引进博士1名、兼职博士后1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海外人才1名。除了大力引才,天友乳业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近5年成功培养高级工程师及以上13名,在读博士生2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力。

  打造创新平台 提升创新能力

  天友乳业持续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企业构建起了1个国际认可的CNAS检测中心,融入1个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战略体系,建成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和6个市级技术平台,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势能。企业坚持以基础研究促技术转化,针对乳业菌种“卡脖子”难点,天友乳业投资超4000万元打造了国内一流的益生菌研究平台,建成重庆最大的企业菌种库,拥有近2000株菌种资源,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益生菌26株。基础研究促进了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转化,近年来累计授权专利160余项,新申报国内外专利250余项;近5年研发上市新产品超过180只,新品当年销售收入超1亿元;获得省部级和行业科学技术奖励20余项。

  企业十分重视并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高地,天友乳业与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院士团队、江南大学陈卫院士团队以及西南大学等专家团队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近30项,合作内容包括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产学研合作成果在天友10余款产品中成功转化,销售收入近1.6亿元。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