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十万“河小青”共护母亲河国家气候观象台落户重庆为企业挽回损失700余万元告别“最长夏天”,重庆秋天会“迟到早退”吗育种亦育人 科研不“闭门”逐绿而行向绿而兴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以生态变迁促产业重塑
第007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川渝十万“河小青”共护母亲河
国家气候观象台落户重庆
为企业挽回损失700余万元
告别“最长夏天”,重庆秋天会“迟到早退”吗
育种亦育人 科研不“闭门”
逐绿而行向绿而兴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以生态变迁促产业重塑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导师科研柑桔被学生卖断货
育种亦育人 科研不“闭门”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10月15日开始,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现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几个研究生在朋友圈、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售卖导师曹立研究了10多年的第五代杂交柑桔品种“阳光二号”,7天时间卖出去5000多件,已经卖断货了。

  曹立长期从事杂交柑桔育种研究,其团队曾育成我国首个商业化推广的杂交柑桔品种“金秋砂糖桔”,创新性培育出综合多品种风味的“阳光一号”桔柚。

  “我们柑桔研究所种植的柑桔,教授专家们会亲自去管理,并严格遵循绿色无公害的生产流程,不会打高毒高残留的农药,也不会去催熟。”曹立说,其中,“金秋砂糖桔”已经在重庆的各大超市销售,而“阳光一号”也会在12月上旬迎来成熟、采摘。“阳光二号”这款果子定价58.8元5斤,价格略高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其它品种,但因为口感好,平台上下单者众多。

  “老师本意是想让我们参与一部分果实销售,既挣点学费和生活费,也锻炼一下社交能力。”研究生李顺心说,曹老师经常说,研究生不能只是写论文,还要到不同的地方去种植,看它的耐冻性、开花结果时间、品质等,为果农们培育出最优质的品种。

  网友纷纷点赞这种“接地气”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曹立表示,培育一个新品种,从育种到结果再到推广,需10年左右的时间。育种工作很需要耐心,要和时间交朋友。培养学生也是一样,要根据各自擅长的方向进行引导和扶持,一旦打开一个突破口,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行动力就能快速爆发。“这次卖货,是一次成功的社会实践。”他说。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