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晚,“说不尽的沈福存”直播活动现场,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梅花大奖”得主沈铁梅和多位戏曲界、演艺界好友,以及妹妹沈红梅齐聚,共同缅怀重庆籍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
  作为“福耀菊坛·典范长存——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展演”(重庆站)系列活动重要预热单元,这场直播可谓别具一格。伴着徐徐江风,在沈福存长女沈铁梅和戏曲界、演艺界好友“摆龙门阵”式的交谈中,沈福存先生的形象跃然于万千网友面前。
  沈福存有着“四川梅兰芳”“山城张君秋”的美誉。1935年,他生于重庆巴南,13岁入厉家班学艺,1949年首次登台演出,艺术生涯长达70余年。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戏曲学院特聘教授、重庆京剧院终身艺术顾问。他的代表作品《玉堂春》《王宝钏》《凤还巢》《春秋配·捡柴》,被誉为标志性的“沈氏三出半”。2021年11月11日,87岁的沈福存在重庆辞世。
  2025年是沈福存先生诞辰90周年。为致敬戏曲大家,传承京剧经典,10月31日和11月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重庆市文学艺术联合会共同主办的“福耀菊坛·典范长存——京剧大家沈福存先生艺术成就展演”(重庆站)将在重庆川剧艺术中心大剧场举行。
  “通过这场预热直播,我们希望带领广大网友一起,走进沈福存先生的过往生活,走进他的重庆记忆,致敬他热爱的城市与戏曲艺术。”在嘉宾之一、导演叶桦的深情讲述中,沈福存的人生画卷渐渐铺展,“与直播现场隔江相望的解放碑一带,正是沈福存先生出生、成长、生活了60余年的地方。先生曾说,他是从一个童年的梦开始,走上了一生追寻艺术的道路。然而他最初的梦想,却是做一名川江上的水手,直到有一天,他偶然在留声机中听到了梅兰芳的演唱,于是他立志要唱戏,要在重庆唱好京剧。”
  在沈福存先生的一生中,他不但唱好了京剧,并且在历经一番艰难坎坷之后,依然凭借坚韧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艺,以代表作“三出半”,从重庆红遍了全国。直播中,一段沈先生的《玉堂春》片段让网友们直呼惊艳。
  “这是1983年父亲应陕西省京剧团之邀,赴西安演出的实况录像,他跟陕西省京剧团排练了3天,随后登台演出,和小生王筠衡和丑角纽承华两位老师合作,轰动了全场。”沈铁梅说,虽然当时父亲是一个人去的西安,但他非常自信,自己的表演中“有原子弹”,一定能“炸响”全场,把观众点燃,“父亲平时为了确定他的表演是否准确,会用录音机把现场录下来,演出完再回听观众的反应,只要有掌声,他就心里有底,认定是正确的道路,其他人怎么说都不要紧了,因为他始终相信,戏是演给观众看的,观众认可就是最高标准。”
  沈铁梅说,父亲不仅给了她生命,还引导她入了戏曲之门,给了她艺术生命,“很小的时候父亲教我京剧发声。虽然生活中他是慈爱的父亲,但只要是艺术方面的事情,他对我特别严格,甚至严厉,没有他的严格要求,不会有今天的我。”
  在上海戏剧学院硕士生导师、京剧名家童航看来,沈先生的一生,充分体现了重庆城市精神,“他有坚韧的人生态度,小时候经历苦难的童年,成长中经受了无数磨难,是坚韧支持他成为一代大家。同时他忠勇、开放、争先,兼收并蓄,所做的一切就是争一口气,所以重庆城市精神也完美映照了沈先生的艺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