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刻把握“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基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定“四个自信”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扫码关注!
第010版:思想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全面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深刻把握“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以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基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坚定“四个自信”
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
扫码关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0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庆市协同研究基地成果专刊

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

冯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两个结合”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与实践要求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精神实质的关键和重要方法论。

  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要从道理学理哲理上理解“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首先必须深学悟透“结合”的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之“矢”射中国具体实践之“的”,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坚持“以真理之光激活中华文明的基因”,掌握思想和文化发展的主动,筑牢理论创新的文化根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

  要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创新性和开放性等重要特征。“‘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尤其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使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开创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第二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了有效路径,成为理论与实践创新的重要方法论。

  科学聚焦“两个结合”的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的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是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来的,中国特色是由中国国情、民情、文化决定的。“两个结合”筑牢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根基,指引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地高举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坚定”。

  “两个结合”的实践要求从本质上说,就是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成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因此,“两个结合”不仅是重大的理论命题,更是重要的实践命题。将“两个结合”的实践要求内化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行为自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既不盲从各种教条、照搬外国理论,又反对经验主义。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要用好“两个结合”这一法宝。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只有准确把握“两个结合”的实践要求,才能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作者系重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