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以下简称“第五卷”),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科学揭示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伟大实践和理论探索,是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思想宝库,蕴含着强大的真理力量、实践力量和人格力量。深刻领会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与实践要求,是我们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重要学习机遇。
深学细悟第五卷,精准把握磅礴思想伟力。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理论,伟大实践孕育伟大思想。第五卷重磅问世,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集中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一是彰显了守正创新的理论品格。第五卷的理论光芒,源于对“守正”的始终坚持与对“创新”的大胆开拓。“守正”,体现在始终锚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筑牢理论根基;“创新”,则是以非凡的政治勇气和理论魄力,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种“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是第五卷理论生命力的核心源泉。二是展现了洞察时代的非凡智慧。第五卷以敏锐的洞察力科学标定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精准研判了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为我们看清时代大势、掌握发展规律提供了“望远镜”和“显微镜”,让前行方向始终清晰明确。三是蕴含了治国理政的科学方略。第五卷的理论力量,根植于“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深层逻辑,不仅系统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更围绕全局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这些战略部署已成为治国理政的“金钥匙”,并转化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实际行动。四是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第五卷中,“人民”二字重如千钧。它深刻解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关键命题,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始终,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
笃行实干明方向,系统答好“四个之问”实践考卷。理论的生命力在于指导实践,思想的伟力要靠实干笃行来彰显。第五卷既深刻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的理论之思,更标定了“怎么做、如何干”的实践路径。我们要以第五卷为思想灯塔,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一是答好中国之问,坚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自信。第五卷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我们要自觉以这一理论体系为根本遵循,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路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力量。二是答好世界之问,彰显胸怀天下的大国担当。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第五卷系统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要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阐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三是答好人民之问,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五卷通篇贯穿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厚情怀。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四是答好时代之问,展现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第五卷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回答。我们要加强对时代发展大势的研究,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回答好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
守正创新勇担当,奋力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第五卷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学习研究宣传第五卷上走在前、作表率。一要在学深悟透上持续用力。把学习第五卷与学习前四卷贯通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二要在研究阐释上精准发力。围绕第五卷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组织精干力量开展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持续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三要在宣传普及上用心用力。创新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积极开展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把政治话语转化为大众语言,把深理论讲浅、大道理讲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重庆市协同研究基地副主任,重庆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