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我市成功破解稻油轮作茬口矛盾AI+智造 重庆双核驱动汽车产业新未来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大渡口 以就业与技能双轮驱动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习近平文化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
我市成功破解稻油轮作茬口矛盾
AI+智造 重庆双核驱动汽车产业新未来
国庆中秋期间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纠治“四风”
大渡口 以就业与技能双轮驱动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青年西部创业就业首选之区”
大渡口 以就业与技能双轮驱动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三届邮政快递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大渡口区成功举办

  9月26日,“巴渝工匠”杯重庆市第三届邮政快递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大渡口区启幕,来自全市邮政快递行业的精英同台竞技,尽显风采。这背后,正是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对就业与技能提升工作的积极实践。

  近年来,该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尚义大渡口、宜居宜业城”为目标,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今年以来,已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1688人,登记失业人员就业2990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562人,全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调查失业率”指标一、二季度均控制在5.5%以下,居全市首位,正稳步迈向高质量充分就业。

  建章立制 “三个三”引领就业新风尚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创新推出“三个三”工作机制(即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新机制、打造“三大核心”服务平台、实施“三项保障”服务模式),全力构建高质量充分就业新格局。

  在构建“三位一体”协同新机制方面,建立五级协同管理体系,将政府部门、属地镇街、村社网格小组、劳务经纪人及第三方机构紧密联动。“过去各级各部门欠缺配合,就业工作难以形成合力。如今通过这一机制,大家责任共担、协同发力,整体治理效能显著提升。”大渡口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秦一表示。

  “三大核心”服务平台建设成果显著。建设“家门口”充分就业社区,让包括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内的求职者就近就业;打造“数字化”义渡零工市场,实现零工服务“全天候不打烊”,累计引导企业入驻605家,发布岗位1.2万余个,服务求职者5800余人次,荣获2024年第三届全国公共就业服务大赛优秀就业服务项目三等奖;构建“全周期”孵化培育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支持。

  “三项保障”服务模式让政策落地有声。设置“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实现五大板块38项公共就业服务事项“一窗综办”,破解了企业“不知政策、不会申报、不便享受”的难题,助力企业稳岗拓岗。

  培训带动 技能提升铺就就业创业路

  “技能改变命运,培训带动创业。”大渡口区将技能培训视为驱动就业创业的核心引擎,坚持“市场缺什么培训什么,群众需要什么培训什么”原则,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和项目落地,聚焦先进制造、生物医疗、新职业等重点领域,开展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1695人次,有效提升劳动者就业能力。

  42岁的IT工程师张渊的转型故事便是生动例证。在参加为期8天的互联网营销师免费培训后,他掌握了平台运营、视频剪辑等技能,明确了直播带货的创业方向,如今正与朋友筹备跨境电商项目。他感慨:“这次培训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找到了新的职业方向。”

  针对农民工、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大渡口区分类实施专项培训计划。联合润邦彩虹家园,为宝妈、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开展培训并提供岗位。听力2级残疾人王渝娟入职润邦彩虹家园后,凭借手工经验成为手工项目负责人,传授非遗手工技艺,带领团队成员实现人均月收入3000元左右。“虽然听不见这个世界的声音,但能用双手创造出美好的作品增加收入,我们都很自豪!”王渝娟笑着用手语表达着。

  更贴心的是,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积极组织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激发全区学习技能、崇尚技能的热情,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实现“培训+就业”一站式服务,助力更多劳动者凭借技能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青年筑梦 西部创业就业首选之区崛起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区域发展的希望。

  “我们正紧扣全市打造‘青年西部就业创业首选之城’战略部署,积极探索,全力打造‘青年西部创业就业首选之区’。”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局长张智勇介绍,目前,该区已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5500余人,接下来将出台《关于支持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来渡留渡十条措施》,为青年来大渡口区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支持。同时,将沿老钢花路打造“其实一条街”成为青年就业创业街区,构建“职业导航+创业孵化+政策兑现+技能提升+生活保障”五位一体的24小时青年活力生态圈,推动区域从“人才中转站”向“青年发展终点站”转变。

  不仅如此,在产教融合上,该局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与多所重点院校对接,通过沉浸式体验打破产教壁垒,政校企三方达成培养协议,为产业焕新奠定人才基础。9月17日,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联合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成功举办“义渡就业青年专列”留渡来渡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专场活动,共精准组织21家优质企业进场招聘,提供了就业岗位400余个,吸引校内外毕业生超600人次,政校企对接成效显著。

  未来,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将继续深化就业优先战略,创新机制,打造“15分钟高品质就业创业服务圈”,为劳动者提供广阔舞台,共谱就业高质量发展新篇。

  杨敏 吴志杰 图片由大渡口区人力社保局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