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目前,该公司已推出行业领先的RLM智驾大模型,L2+级方案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上车,并规划了明确的L3(2025年底)和L4(2026年下半年)方案路线图。
“如果说长安和赛力斯为重庆汽车产业构建了强健的‘体魄’,那么以千里科技为代表的‘AI+’企业,则正在为其植入一个会思考、能进化的‘大脑’。重庆的汽车产业,真正进入了由‘硬件’和‘软件’双轮驱动的全新阶段。”一位资深科技媒体人评论说。
千里科技的前身是力帆科技,这家曾经的摩托车“出口冠军”,如今正以“AI化”为核心战略,成为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迈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的关键力量。
“千里科技的诞生与壮大,与‘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息息相关。”市经信委上述相关人士表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不仅要壮大现有的主导产业,更要培育未来的“新星”产业。重庆大力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和软件产业“满天星”等计划,正是为了催生更多像千里科技这样的企业。
事实上,“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明确将软件信息服务列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将人工智能列为高成长性未来产业。近年来,重庆通过高效盘活闲置楼宇打造软件产业园、举办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等一系列举措,为AI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千里科技与国内领先的AI大模型企业阶跃星辰形成独家战略合作,并与吉利等伙伴组建全球唯一的“智能汽车算力联盟”,正是在这样鼓励开放、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中结出的硕果。
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千里科技代表了一种开放、赋能的第三方平台模式,为那些既不愿深度依赖科技巨头,又暂不具备庞大自研能力的整车厂提供了新的选择。这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重庆的产业生态,使其从一个以整车制造为核心的基地,向一个以智能科技为核心的策源地加速转变。
产业战略的“重庆样本”
长安的“国家冠军”之路,赛力斯的“高端专家”模式,以及千里科技的“AI大脑”赋能,共同构成了极具示范意义的“重庆样本”。它们生动诠释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如何系统性地牵引重庆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市经信委主任王志杰看来,这三个案例,分别对应了重庆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三条关键路径。一是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能级;二是鼓励企业跨界融合,打造高端品牌;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培育新兴动能。三者互为支撑,形成了强大的发展合力。
这“三条路径”并非停留在纸面,而是已经转化为一个个鲜活的产业场景。
在长安数智工厂,平均每60秒就能下线一台新车,设备自动化率高达100%。在赛力斯超级智慧工厂,全球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内饰龙头延锋、一体化压铸专家文灿等,都以“厂中厂”的模式深度入驻,将顶级供应链嵌入生产“心脏”。
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的“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软件产业“满天星”计划,更是为AI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沃土,累计新增软信从业人员26.3万人、软信企业1.72万家。正是在这样的生态中,千里科技这样的“新变量”才得以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放眼未来,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的宏大棋局中,上述三家企业无疑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集团总产销量冲击500万辆,其中海外销量达到150万辆。”长安汽车相关人士表示,作为“链主”,长安汽车将继续发挥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整合能力,成为重庆制造业走向全球的“压舱石”和“旗舰”。
“我们的使命,是在全球舞台上定义智能时代的‘新豪华’。”赛力斯相关人士则强调,作为产业创新的“探路者”,将持续探索与顶级科技生态协作的新模式,不断拉高“重庆智造”的价值天花板。
而千里科技,则将成为整个集群的“技术底座”和“创新引擎”。“我们正积极筹划赴港IPO,以支持公司‘AI化’战略和全球化布局。”千里科技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他们不仅要服务于重庆本地车企,更将作为一个开放平台,向全球输出重庆的AI智能化解决方案。
“重庆的经验,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特别是同样面临转型升级压力的老工业基地,具有极强的参考价值。”一位产业政策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核心经验有三点:第一,必须要有明确且长远的顶层设计;第二,要鼓励多元化发展路径,允许不同模式的企业共同成长;第三,政府的核心工作是‘营造生态’,从基础设施、人才政策到创新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从“重庆制造”到“重庆智造”,再到“重庆创造”,这条跃升之路,重庆走得愈发坚实。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座城市将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乃至制造业版图上,烙下更深刻、更闪亮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