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9月16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委获悉,第三批“数据要素×”现代农业领域典型案例近日发布,全国有8个案例上榜,其中包括重庆“产业大脑”助力巫山脆李产业发展案例。
该案例是按照“1+1+1+N”(1个行业数据仓、1个知识能力中心、1个生产力创新中心、N个赋能未来果园的智能场景)基本架构,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支撑下打造的集知识、数据、算法等于一体的巫山县脆李产业大脑,为产业全环节、全链条赋能。
市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巫山脆李”是覆盖重庆市6个区县的公共区域品牌,其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面临三大突出问题:一是巫山脆李先进生产技术推广难,二是产供销服高效协同难,三是政府精准管理服务难。
为此,2023年,巫山县在市农业农村委指导下,按照重庆市脆李产业发展总体部署,围绕数字重庆“1361”总体框架布局,对巫山脆李“产业大脑+未来果园”进行实践探索。
比如在种植管理端,按照“数据-知识-模型-运用”的建设路径,融合农艺专家集成的生产技术标准,采集气候、环境、土壤、树体等300万条多模态数据,集成物候期识别、均衡施肥、病虫害预警等5个子模型,形成生产技术运用垂直大模型,采取图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按物候期对应的农事生产精准向用户推送标准化生产技术,构成了农业技术“模块化”集成运用的新模式。
该技术的运用有效破解了政府技术力量不足、技术推广效率低等难题。
“脆李产业大脑”2024年助推脆李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增加3亿元以上,使脆李亩产平均增收2000元,带动6万户果农增收致富;截至目前,覆盖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上线种植主体3882个、经销商181家、供应链企业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