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超”如何实现长红奉节 诗意山水美如画 点绿成金再出发
第007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渝超”如何实现长红
奉节 诗意山水美如画 点绿成金再出发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奉节 诗意山水美如画 点绿成金再出发

  三峡之巅

  肉兔养殖基地

  眼镜制造业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奉节,是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重要关口。近年来,奉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上的绿色生态强县,努力探索山区库区强县富民现代化新路子。

  文旅融合

  让千年诗城有景更有魂

  夔门一推开,诗从天上来: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再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千百年以来,李白、杜甫、刘禹锡、白居易等历代文人墨客在奉节登临感怀,吟咏长啸,留下众多千古名篇,赋予了这座峡江之城“中华诗城”的美誉。

  如今,“中华诗城”早已成为奉节文化IP。“奉节之美,既在生态,又在人文。奉节凭借传统诗词文化底蕴、美丽的自然风光,走出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新路子。”奉节县文旅委相关负责人说。

  文旅融合,需以山水为纸、人文为墨。近年来,奉节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度挖掘本地文化元素,持续开展诗词文化、三峡文化等专项研究,有序推进竹枝歌舞、三峡民歌、长江号子等特色文化项目的开发与活化利用。比如,创新性地打造《归来三峡》诗词文化实景演出;加入李白文化联盟城市,开展西安、沈阳、深圳等中心城市专场推介会,陕西、山东等地游客慕名而来;《跟着书本去旅行》《诗行长江》《诗画中国》等央视栏目来到奉节拍摄宣传,奉节文旅曝光超3.6亿次;开发设计诗歌天团刘禹锡竹枝词折扇等10类文创产品,创成夔门映像市级旅游休闲街区,三峡之巅荣获新三峡旅游新地标。

  一个个亮眼成绩成为奉节“诗词+旅游”融合发展、相得益彰的生动注释。今年1-6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129万人次,同比增长6.72%;游客总花费1315415万元、同比增长 9.39%。实现购票人数142万人次,同比增长0.5%,接待过夜游客137万人次,同比增长13.79%。

  下一步,奉节将围绕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地标城市和知名旅游目的地核心目标,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启动白帝城碑林数字化展示、三国文化沉浸式体验等项目,让千年诗城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和彰显;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推出游船、灯光秀等夜间文旅产品,让“诗城”夜经济焕发新活力,加快推动文旅产业从“资源禀赋”向“价值创造”跃升。

  逐绿而行

  让青山更绿、绿水长流

  9月,行走在青龙镇大窝社区,白云舒卷、青山葱葱、峡谷幽深……眼前诗意般的山川风景,很难让人联想到当地曾因过度开采硫磺、煤炭,导致森林覆盖率低、矿区寸草不生一片焦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据介绍,为了消除原来的工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地将硫磺厂和50余个小煤窑全部关闭,取缔非法采石场9处,实施封山育林11500亩,退耕还林2300亩。同时,通过“林长制”网格化管护,扶持煤矿企业转产特色农业,种植软籽石榴、脆李等优质小水果3000余亩;将造林与造景相结合,打造望月湖、海豚湾等乡村旅游景点。

  如今,大窝社区植被得到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达90%。石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大窝社区的美丽蝶变成为奉节守护绿水青山的生动缩影。

  奉节辖区拥有长江干流41.5公里,梅溪河、朱衣河、草堂河、大溪河、长滩河5条主要次级河流362公里,“一江五河”形态各异,赋予了奉节无数的生机与灵动。

  “为了站好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奉节岗哨,我们始终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奉节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奉节聚焦环境质量提升,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行动,一体推进“九治”行动,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90.66平方公里,累计修复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245个、294.27公顷;完成170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及“一口一策”编制,整治率100%,排查次级河流入河排污口317个,登记、溯源完成率100%。

  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显著成效:“一江五河”断面水质连续8年稳定达Ⅱ类,全县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达标率100%。“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再现,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执此青绿

  让生态红利惠及全域

  漫步在位于长江南岸的奉节县永乐镇大坝村,万亩橙林满眼绿意。近年来,大坝村依托山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脐橙等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全村共种植脐橙1.2万亩,总产值1.8亿元。

  万亩橙林不仅让荒山“披绿”,还让大坝村的居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乘着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大坝村依托‘临江美景’‘花果同树’等景观打造了多条旅游线路,年均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00万元。”大坝村相关负责人说。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近年来,奉节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以生态“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努力把“绿色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和经济效益。

  持续壮大生态农业,打造“奉节脐橙”金色名片,全县脐橙种植面积38.3万亩,产量50.7万吨,综合产值超65亿元;建成以汇源集团、夔凤酒业、重庆百香蜂、太林农业、重庆新致诚等企业为主体的加工集群,扩大脐橙汁、脐橙酒、脐橙糕、脐橙蜂蜜、脐橙酥等产品产量,实现加工用果4万吨。同时,围绕打造全国肉兔产业第一县目标,加快推动肉兔全产业链从“单点突破”向“全链协同”跃升,当前全县标准化肉兔家庭农场已发展到130户,建成标准化养殖单元290余个,年产能达到800万只;今年1-8月累计商品兔出栏404万只,已成为全国最大肉兔标准化生产县。

  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将低能耗、低污染的眼镜产业作为县域主导产业,已招引万大、科大、目奢克等眼镜企业150余家、落地投产79家,解决就业2000余人,2024年实现规上眼镜制造产业实现产值5.64亿元,实现年产眼镜2亿副、镜片3亿副、眼健康产品5000万套。同时,积极布局清洁能源产业,依托丰富的水能、风能资源,全力打造渝东北清洁能源基地,谋划“风光水储火”绿色能源发展,全县能源电源端已建成项目43个,装机容量182.9万千瓦。

  长江浩荡,夔门巍巍。奉节,这颗镶嵌在三峡之中的明珠,正在持续释放生态发展红利,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画卷。

  王琳琳 孔德虎 图片由奉节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