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倾听您的诉求 扫码进入新重庆客户端“人民来信” |
#重庆“十五五”规划 请您献策
1.大部分噪音具有流动性、时效性,相关执法人员接到投诉赶赴现场后无法确定处罚证据,有些容易神经敏感的人晚上一旦被吵醒就很难入睡,建议在居民区附近安置固定噪声监控点位,或是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管理噪音污染。
2.建议加快县乡两级高层住房消防装备配备,目前县乡两级消防力量、设备较为薄弱,再加上一些地区居住人员密集,管理难度大,风险和隐患较多,要提升火灾防范、扑救能力。
#“提升城市韧性 应对天气任性”智慧韧性城市建设意见
1.重庆夏季地下温度低于气温,冬季则高于气温。可大力推广地源热泵技术为公共建筑和新建社区供暖制冷。相比传统空调能效更高,可极大缓解夏季用电高峰压力和城市热岛效应。
2.鼓励新建大型公共建筑采用双层呼吸式幕墙。双层玻璃之间形成的空气层能有效隔热、隔音,并能通过可开启的通风器利用自然风换气,减少空调能耗,动态适应冷热变化。
3.鼓励在建筑屋顶、阳台甚至垂直墙面发展无土栽培的城市农业。这不仅能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提供本地化、新鲜的食物供给,增强城市韧性,绿植又能辅助降温,减少食物运输的碳排放。
4.利用无人机、智慧工地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对建筑工地、道路扬尘进行实时监控和精准治理。
5.规划建设更多风雨连廊,将地铁站、公交站、大型商业设施、居民区通过遮风挡雨的走廊连接起来,形成舒适的步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