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济发展再添内生动力创新活力多维联动筑牢“防非”安全墙 创新宣教护好群众钱袋子
第004版: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经济发展再添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多维联动筑牢“防非”安全墙 创新宣教护好群众钱袋子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9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央地协同合力 推动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走深走实
重庆三峡银行
多维联动筑牢“防非”安全墙 创新宣教护好群众钱袋子

  重庆三峡银行大楼

  “叔叔,您看这个评书里说的‘高息养老’骗局,是不是和上次有人劝您投资的项目很像?”日前,在江津区双福街道的文艺演出现场,重庆三峡银行江津支行的金融宣讲员用一段诙谐的评书《如何让骗子哑口无言》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台上演员妙语连珠揭露诈骗套路,台下观众边笑边点头。这场别开生面的宣传,正是重庆三峡银行积极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宣教工作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重庆三峡银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在市委金融办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的领导下,不断健全体制机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防非”意识,持续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全力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厅堂内外联动

  构建立体宣传网络

  走进重庆三峡银行营业网点,浓厚的“防非”宣传氛围扑面而来:LED屏滚动播放的“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标语格外醒目,厅堂电视里循环播放的“防非”视频详解着常见骗局,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时总会多提醒一句“如果有人假冒‘银行理财顾问’推荐所谓的‘高息存款’产品,千万别信”。这种沉浸式宣传让每位客户在办理业务的同时,就能学到实用的防骗知识。

  立足网点阵地,该行还常态化开展网点沙龙、客户生日会等多样化互动活动,在活动中融入趣味元素,通过案例分析或情景模拟等形式向客户详细讲解如何识别非法金融活动陷阱、提升防范能力,引导客户在日常理财中主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理性选择风险收益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金融产品。

  网点厅堂之外,一场场互动活动让“防非”宣传更接地气。垫江支行跳出传统“三公里”范围,算准乡镇赶集的日子,先后前往距县城10公里以外的高安镇和澄溪镇,选择人流较为密集的广场、集市等地,通过设置咨询台、派发宣传折页、送姜茶、有奖问答等方式开展“防非”宣传;北碚支行开展“‘防非’知识小课堂进社区”活动,现场展示“四看三思”“防非”技巧,获得居民好评……

  为进一步拓展宣传广度,该行线上传播矩阵同步发力。通过微信群、朋友圈、抖音等渠道发布图文、视频,揭露非法金融活动形式、普及金融知识,倡导理性投资;深度参与“重庆打非”LOGO征集大赛和“防非”短视频大赛,将专业金融知识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扩大宣传辐射范围和社会影响力。

  强化协同作战

  推动“防非”宣传走深走实

  “张阿姨,这是最新的防骗手册,好多骗子的新花样。”近日,在江北区的居民楼里,重庆三峡银行江北支行的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一起“扫楼清街”。这是重庆三峡银行加强与政府机构、社区街道等联动协作,将防范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宣教工作深度融入社会基层治理网格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该行积极融入“五微共治”基层网格打非工作体系,各分支机构与属地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物业公司和社区志愿者队伍携手开展“扫楼清街”活动,通过入户式金融知识普及,依托网格化排查对非法金融活动打早打小,切实保护居民财产安全;深度参与“红金渝”金融网格驿站建设,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的金融网格员负责金融网格驿站的运行和服务,与社区协同开展金融风险筛查及各类宣传活动,前移风险防线,有效提升教育宣传和风险防控质效。

  这种政银社联动模式已在重庆多个区县落地。如荣昌支行联合周边社区开展逐户上门宣传,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投资及消费理念,自觉抵制非法集资;巴南支行联合社区举办的新春赠春联活动中,墨香四溢的对联和“防非”折页被居民们领取一空,“把福气带回家,把风险挡在门外”成了最暖心的祝福。

  值得一提的是,该行还创新探索宣教试点,建立并逐步完善江津“白沙镇金融教育基地”和万州“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反洗钱宣传教育基地”,嵌入非法金融防范模块,构建场景化、体验式教育模式。“通过政校银三方联动,辐射带动属地居民、在校师生群体参与,推动了金融宣教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转变。”重庆三峡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聚焦重点人群

  定制化宣传成效显著

  重庆三峡银行深知,不同人群对金融知识的需求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聚焦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群体,该行靶向施策,确保“防非”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骗子会冒充你们的孙子、孙女打电话要钱,大家一定要先视频核实!”在巫山县老年大学的课堂上,重庆三峡银行的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案例,为老年学员们“量身定制”了反诈防骗宣传课,详细讲解了高利息诱惑、投资养老项目、冒充公检法、冒充网络客服退货、投资理财等电信网络诈骗套路特点。课后,工作人员还手把手教老人们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不少学员主动请缨成为社区宣传员,形成“银发防骗队”。

  针对青少年群体,该行则积极走进学校举行专题讲座,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理性对待金融产品和服务,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今年以来,重庆三峡银行已累计开展各类线下宣传活动560余场,累计宣传受众12万余人次,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安全宣传格局。接下来,该行将持续完善“防非”宣传长效机制,扎实做好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各项工作,不断提升群众的“防非”意识和能力,为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更大力量。赵小玲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