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张亦筑)前沿科技讲座、科普作品展演、科普大篷车进校园……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连日来我市各区县陆续启动全国科普月活动,为市民带来沉浸式科学嘉年华。
在沙坪坝区首个全国科普月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中,北京大学深圳系统芯片设计重点实验室主任、少年中国芯工程总指挥何进以《神奇的芯片科技及芯未来》为主题,为树人沙磁小学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前沿科普讲座,传播“芯”知识、传递“芯”力量。
在长寿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中,各种“硬核”科技亮相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
四肢灵活的机器狗成了现场的“显眼包”——精准执行指令,完成一系列炫酷动作,引来现场观众阵阵惊叹;无人机足球体验区更是人头攒动,经专业改装的小型无人机变身“球员”,在工作人员操控下,完成穿梭、避障与“射门”等动作,赢得连连喝彩。
在重庆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5年全国科普月中国林学会、北碚区联合主场活动中,来自重庆、四川、云南、上海等长江沿线11个省市的25家自然保护地、植物园和科研院所共同发起《长江流域“自然有发现”科普联合行动倡议》,开展长江流域“自然有发现”科普联合行动,携手打造“可感知、可参与、可传承”的长江自然科普走廊。
在“自然有发现·发现一个野朋友”自然科普行动中,1200名公众化身“公民科学家”,在科技工作者和志愿者带领下,深入缙云山保护区开展生态探秘。
本周六,2025年重庆市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将在重庆金融会展中心举行,届时七大特色展区将集中亮相,通过互动体验装置、科研成果实物展示等多元形式,将现场的科技感拉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