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区人大代表正在与居民耐心沟通,记录居民们反映的问题。(资料图片)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对各方面工作的总要求。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和推进人大工作,努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人大力量。
深刻学习领悟,思考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之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五个显著政治优势”,提出“八个必须坚持”重大原则,作出“四个充分发挥”重要部署,强调“不断提高新时代新征程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抓住改革创新这个“关键一招”,以改革破题、用创新开路,稳中求进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切实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胜势。
积极探索创新,务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之效
明确总体思路,为市人大工作开展提供导向。精心谋划论证,提出本届市人大工作“3233442”总体思路。工作要求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坚持好“八个必须坚持”重大原则,必须落实好市委提出的“四个显著效果”“四个方面重点任务”“四个进一步”工作要求,必须充分体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工作目标上锚定“两大要求”: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为全国大局作出重庆人大贡献。工作重点上突出“三个聚焦”:聚焦市委中心大局、聚焦上级人大部署安排、聚焦市委主要领导对人大工作的具体要求。工作节奏上把握“三个节点”: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一周年,202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2027年重庆直辖30周年三个重要节点。工作着力上注重“四大抓手”:人大四项法定职权、代表工作、自身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创新上聚焦“四大亮点”:用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运行机制激发人大工作动能,用系统思维谋划人大整体工作,用改革举措破解工作的堵点难点盲点,用数字赋能人大依法履职。工作落实上扛起“两个责任”做到“两个加强”:扛起“施工队长”和“施工队伍”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这一总体思路抓纲务本,为全市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导向。
注重系统谋划,体系化推进人大各项工作。2024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牵头开展“完善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专题调研,系统提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126618”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2024年7月,全面系统梳理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找准人大工作服务中心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制定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市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安排和全面落实市委工作要求的实施方案、2025—2027年重点改革项目清单和重点工作项目清单,报市委批准后实施。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和建设“六区一高地”,同步制定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立法工作计划、监督工作计划、代表工作计划,推动人大各项工作更好地向中心聚焦、为大局服务。
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矩阵体系,努力建设人民当家作主市域实践新范例。出台《关于深化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的决定》,聚力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1+2+4+N”基层单元矩阵体系。牵头打造集成式标志性全过程人民民主巴渝实践站。巴渝实践站建设实行条线专业主建、区县分级负责,系统集成人大、社会工作、工会、司法行政、农业农村等各类基层民主平台功能,线上线下同步建设。已建成的10个巴渝实践站有序运转,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渠道更畅通、形式更丰富、内容更多样。到今年年底,全市将建成15个巴渝实践站;到2027年,将实现38个区县全覆盖。迭代升级代表家站点和基层立法联系点两大平台。对全市1.1万余个代表家站点分批次升级打造,累计升级代表之家658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已实现38个区县全覆盖,正在进行整体优化。全面推行4项基层人大会议制度。38个区县人大全面实施“年中会议制”,100%的街道实施议事代表会议制,76.3%的乡镇实施“季会制”,38个区县、778个乡镇、245个街道分别票决(选)民生实事项目947件、13114件、3709件。鼓励支持区县人大打造N个基层单元品牌。区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创新,打造出“向人民云报告”“三方议事”等一批标志性成果。
统筹推进民主与法制领域改革,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民主法制保障。提出民主与法制领域改革“12542”工作思路,制定2024—2027年专项小组工作方案、建立改革项目清单,生成市委深改委“三个一批”重点改革项目32个,顺利完成20个,正在推进12个。坚持“周调度、月例会”,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主持,分析改革项目推进情况、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持续推动专项小组工作争先创优、取得显著成效。69个改革项目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或获国家有关部委肯定。“创新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等4项改革在全市改革创新奖和最佳实践案例评选中斩获佳绩。
构建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运行机制,推动实现人大工作效能提升。运用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的思路、理念和方法,建立八张履职报表、一张问题清单、五项工作机制,构建市人大机关党建统领“885”工作体系运行机制,在市人大机关形成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的明确价值取向。该机制运行以来,各专工委的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干事创业的氛围持续浓厚,促进了市人大工作流程再造、体系重构、能力重塑。
推进数字人大建设,以数智赋能提升人大工作质效。实现人大核心业务应用场景全覆盖,“数智立法”“人大代表全渝通”“规范性文件融e查”“人大财经监督系统”等支撑人大核心职能的数字应用已全面上线运行,初步实现市人大工作“一屏掌控”、履职“一网通办”、监督“一览无余”、群众意见“一键智达”,为人大工作插上了“数智翅膀”。
工作体会与启示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市人大常委会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始终在市委领导和支持下开展,确保党的领导在人大各项工作中一贯到底、落实有力。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市人大常委会把中心所在、大局所需、群众所盼与人大职能紧密结合,紧扣增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能级、提高市域安全韧性水平等重点领域提高立法质量,聚焦助推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等中心工作增强监督实效,把发挥代表作用嵌入基层治理体系,深化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夯实了各项工作民意基础。
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改革创新是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市人大常委会既坚守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则大道理,又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在改革创新中打开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