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机器人功能室里,学生们围聚在机器人旁,热烈讨论着编程“密码”。 |
三维设计选修课上,学生通过简单易上手的设计软件,像搭积木一样拖拽“方块”搭建城堡、机器人;用“魔法笔刷”为模型涂色、添加纹理,让平面灵感瞬间“立”起来,还能通过3D打印把作品“实体化”。
这样的课堂,是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科创教育宏大图景中一个生动的缩影。
作为重庆高新区引进的公办名校,巴蜀科学城中学校承巴蜀中学一脉,以厚重人文底蕴与卓越教育精神,屹立于西部教育高地。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秉承“公正诚朴”的校训,紧密围绕智慧教育,推行教学改革,构建起特色科创课程体系。
升级硬件设施,搭好科创教育“高速路”。学校系统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科创实践环境。不仅配备了机器人、VR等十余间综合实践教室,还设有3D打印馆等特色空间。同时,引入itc声光电视讯系统,打造智能礼堂、智慧教室及运动场声效系统,让整个校园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思维的“创新孵化器”。
重构课程体系,激活校园创新“新动能”。学校以“潜能·个性”智慧课程体系为框架,搭建“知行课程+学养课程+挑战课程”三维育人网络。学生可通过社会大课堂参与企业实践与公益服务,也能在校内中课堂加入科技创新、无人机编程等精品社团和多门科技创新选修课程。善雅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科技泰斗亲临开讲,将尖端科技融入日常;常规信息竞赛培训则系统锤炼拔尖创新人才。
聚焦教学需求,锻造卓越教师“新梯队”。学校以“新青蓝工程”为核心,构建“三师培养体系”等创新师资培养模式。依托重庆高新区“S2C数字教育变革”,教师们利用精准教学通、智学网等平台生成个性化学习档案,通过数据分析推送定制化作业,实现“千人千策”的精准教学。
在硬件、课程、师资三大引擎的精准驱动下,学校以智慧教育为底色,推动科创教育不断结出硕果。学校先后获评2023年度“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重庆市智慧校园等多项荣誉;学生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斩获金牌4枚、银牌4枚,10人获得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联赛一等奖;教师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18节,参加优质课大赛获奖达190人次,展现出深厚的科创土壤与广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