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开展防非打非金融宣传活动 |
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非法集资、诈骗退保等新型金融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决策部署,切实维护金融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近年来,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积极响应中央及地方号召,通过构建“立体化防控、精准化宣传、协同化治理”三位一体的防非打非工作体系,多方面精准发力,深入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行动,织密金融安全防护网,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党建引领
把牢金融安全方向盘
作为国有企业,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坚决扛起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政治责任,坚守合规经营底线,积极发挥国企担当和头雁作用,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的主体责任,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纳入年度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通过建立“党委牵头、支部联动、机构落实”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各级责任层层压实。
科技赋能
织密全链防控安全网
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始终秉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的核心原则,构建线上立体化风险排查机制。依托“天眼”智能风控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前置、穿透监测等技术,对承保、理赔等环节进行实时风险预警。近一年内风险预警700余次、发现疑案金额200万元以上。
同时,为有效应对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欺诈行为,针对车险虚假理赔等高风险人员、高风险车型制定风险模型触发规则,利用“打假通”系统展开数据排查锁定目标,近一年累计排查出风险线索800余条。
多维宣传
打好全民防非组合拳
为提升社会公众对非法金融活动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深入群众,多渠道、多形式、多维度开展防非打非宣传活动。
线上宣传全覆盖。依托公司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矩阵,发布“以案说险”“以案说法”等专题宣传内容,累计阅读量超23万人次。此外,公司精心创作《“大项目”的坑》等防非宣传短视频,通过真实案例改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还原金融诈骗常见手法,单条视频播放量突破5万次。
线下宣传进万家。公司在38家营业网点设立“防非宣传专区”,通过悬挂横幅、发放手册、播放警示片等方式,将防非宣传融入业务咨询,向办理业务的客户普及防非知识。为进一步扩大宣传效果,公司将防非打非工作嵌入“红金渝”党建和“三网融合”行动,联合江北区鱼嘴镇棠富园社区开展专题讲座、基层走访活动,面对面解答群众疑问,覆盖居民超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超2万份。
以案为鉴
揭开非法金融“伪装衣”
2024年5月,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通过数据排查,发现某车辆出险记录异常,疑似存在碰瓷行为。经配合公安机关联合开展行动,对车主罗某疑似碰瓷案件进行逐案梳理。以案发时间、地点、受损部位为基准点,通过追溯维修单位、获取赔款等方式进行研判,成功协助公安机关破获罗某出租车碰瓷诈骗案件。罗某在3年期间作案172起、涉案金额30余万元。
一直以来,公司持续与公安司法机关、保险行业协会等单位联动开展司法立案打击行动工作,近一年协同破获保险诈骗案件4起。
协同治理
构建联防联控“生态圈”
作为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的会长单位,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通过行业协会,组织各保险机构与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公安等政府单位建立了紧密的防范保险欺诈的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反馈客户异常交易信息、高风险客户信息等,在业内形成了有效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合力。
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汪长毓表示,公司将通过组织共建、信息互通、共享经验,不断拓展与地方政府、监管部门、其他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的合作领域和深度,共同打击跨区域的非法金融活动。
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任重道远,中国太保产险重庆分公司将坚持“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扎实的举措、更严格的标准,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为维护经济金融稳定、保障民生福祉贡献太保力量。
文/图 董俊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