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消落区变旅游地 开州汉丰湖的“绿色发展”之道优化城市空间格局重在“一盘棋”蓝天白云 山水相依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在渝落地
第003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消落区变旅游地 开州汉丰湖的“绿色发展”之道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重在“一盘棋”
蓝天白云 山水相依
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在渝落地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报圆桌会

优化城市空间格局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嘉宾

  渝中区委书记 黄茂军

  荣昌区委书记 高洪波

  万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党组书记 李庆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聂红焰

  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丁瑶

  主持人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市委六届七次全会提出,构建“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协调发展”城镇体系,对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作出了安排部署。

  未来我市将形成怎样的城市发展骨架,各城镇组团间如何实现内涵化、集约化、协同化发展,如何显著提升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对此,记者邀请嘉宾展开讨论。

  重塑城市发展空间

  “我们将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统筹用好‘三个空间’,推动‘科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坚定走好深耕精耕、集约高效、特色差异的城市发展之路。”黄茂军介绍,一是夯实区域本土“第一空间”,结合渝中城市特色,统筹整合“空中”“地表”“地下”资源,持续迭代“431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一核三带六片区”空间布局;二是拓展对外开放“第二空间”,进一步适应全方位对外开放需要;三是开辟创新发展“第三空间”,深入实施“AI+”行动,高质量发展算力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

  “也许你会觉得诺贝尔奖遥不可及,但在万州就隐藏着诺贝尔奖得主亲自授牌的工作站,专门从事阿秒光脉冲技术这一生物医学前沿研究。”李庆介绍,当前,万州依托高铁、空港、水港的便捷性促进枢纽经济发展,着力构建沿长江和渝万交通走廊的协同发展带状城市空间布局,使万州新质生产力发展步入“快车道”。未来,万州将加快培育高端化工、新材料、低空经济等优势产业集群,推动发展配套功能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聂红焰表示,高新区将以“大学城”和“科学城”融合发展为重点,推动金凤实验室、嘉陵江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提质增效赋能,推进高企、科企“双倍增”,打造“科、产、城、人、文”一流创新生态;以“链长制”为抓手,强化“招、投、服”一体化,加快集成电路等先进制造业和软件信息等现代服务业补链延链强链;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建设为牵引,围绕企业和人才需求优化空间布局、补齐功能短板,突出AI赋能和“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双轮驱动,打造宜居宜业、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市与农村间在资源分配、发展水平等方面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丁瑶说,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应以区县城和中心镇为重要载体吸纳城镇化人口,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同时,通过城乡融合、乡村振兴,释放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转移人口的消费潜力,探索生态价值实现和转化,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荣昌将以区县城和中心镇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精准发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高洪波介绍,荣昌畜牧产业根基深厚,“荣昌猪”“荣昌白鹅”品牌价值突破60亿元,今年更是带出一条从卤鹅选育到养殖、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同时,荣昌还将做大荣昌陶、夏布、折扇三大国家级非遗和万灵古镇、安陶小镇等特色资源,推动中国西部陶瓷之都、非遗体验之城、运动健康之城、美食休闲之城“一都三城”建设,以“文旅热”带动乡村消费和产业振兴。

  李庆表示,万州将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融合,用好市场空间、产业引领、科技赋能等优势,推动中心城区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支持特大镇小微工业发展,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配套,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有效维护进城农民“三权”,深化强镇带村、强村富民贯通改革,加快实施“四进三回”行动,促进要素双向流动,构建大带中、中带小、小带周边的镇乡发展格局。

  推动城市空间功能互补、融合互促

  丁瑶注意到,全会提出“构建‘一核引领、多点支撑、协调发展’城镇体系”,“这意味着,我市将加快形成‘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区县城—中心镇’功能互补、融合互促的超大城市空间形态。”

  如何做好这一系统性工作?丁瑶认为,中心城区应“强核赋能”,推动璧山、江津融入中心城区,扩容构建“9+2”中心城区新格局,强化渝西地区、渝东新城工业主战场作用,高标准建设现代化郊区新城,推动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万州、永川两大城市副中心应加强“区域联动”,引领川渝东北、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黔江作为区域中心城市打造服务周边的交通物流枢纽和公共服务中心,做好“承转枢纽”;此外,通过一县一策推动山区库区现代化,“小县大城”“强镇带村”“强村富民”三管齐下,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强县、工业大县、旅游名县,持续增强区县城和特色中心镇的重要节点功能,提升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

  “PCB产业园补齐了川渝企业线路板配套短板;荣昌、四川隆昌‘双昌’示范园实现企业互配互采……这几年,我们主动融入周边城市群,实现产业协同提质增效。”高洪波表示,荣昌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正全力建设成渝腹心现代化新兴城市。荣昌将强化与四川毗邻地区共建产业园区,推动电子电路、农牧高新、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式发展,做深做实两大川渝合作区域发展功能平台的协同作用。

  李庆表示,在区域产业协同中,万州将联动开州、四川达州等协同共建千亿级化工产业集群,联动忠县、梁平等发展集成电路、低空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联动云阳、奉节、达州等川渝东北区县发展区域低空经济,以产业链协同为纽带辐射带动周边区县一体化发展;打造市域金融次中心、区域教育中心、区域医疗中心三大区域功能中心,增强对周边区县的辐射功能;推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联动发展绿色金融,培育构建集新能源汽车报废、材料回收等全链条于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