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光顾着自己可不行,要有一颗愿意帮助他人的仁爱之心,未来我还想帮助更多的人。”8月19日,58岁的城口县葛城街道土城社区居民罗世玖一边说着,一边看向手机上一张特殊的全家福照片。
他指着图片中两位憨厚微笑的老人说道:“这是我‘伯娘’徐年秀,这是我家‘老表’沈银兴。他们都是我最重要的家人,我照顾他们28年,他们也陪伴了我28年,我真的很想他们。”
时间倒回到1997年5月的一天。以收售农特产品为生的罗世玖途经坪坝镇大梁村时突遇暴雨,急匆匆跑进一处山洞避雨。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山洞中竟住着两个人。
“潮湿的山洞里环境非常简陋,放眼望去只有一张不到半米宽的床和几个残缺不全的土碗,两人蜷缩在角落。”经过短暂交谈,罗世玖得知两人系母子关系,分别叫徐年秀和沈银兴。他们俩从外地流浪而来,目前只得暂居山洞,平日靠捡拾山上的野果为生。
看着生活窘迫的两人,罗世玖忍不住提议:“大娘,我住在巴山,父母去世得早,现在家中只有妻子和孩子,还空余2个房间。我家中养了200多只羊,我管你们吃住,你们帮我放羊。怎么样?”
罗世玖诚意十足,又给了母子俩一周的考虑时间。一周时间一晃而过,罗世玖再次来到山洞发出邀请。从此,原本素不相识的他们开始以家人的身份相处,罗世玖称呼徐年秀为“伯娘”,喊沈银兴为“老表”。
在一段时间的相处后,罗世玖发现,徐年秀患有支气管炎,走几步就得歇息,沈银兴则是“长短脚”,智力也有些低下。衣服换洗、被褥晾晒、房间打扫……通情达理的妻子和罗世玖一道,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母子俩的生活起居。2002年,罗世玖经过咨询有关部门,将两人的名字加在了家中户口本上。从此,他们真正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一家人。
2007年,罗世玖一家搬迁到龙田乡仓房村。就在当年底,84岁的徐年秀旧病复发,在弥留之际她拉着罗世玖的手交代后事:“我走后,银兴就拜托给你了。”“伯娘放心,我一定会尽我所能。”罗世玖点头应承道。
罗世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9年,罗世玖一家搬到县城,因房子小,罗世玖便想着把沈银兴送到养老院居住,这样生活条件会更好些。
然而,沈银兴到养老院的当晚就“逃跑”了。当晚凌晨,民警找到了沈银兴,罗世玖匆匆赶往派出所。刚走到派出所门口,罗世玖便听到沈银兴一个劲地大喊着:“我要罗世玖,我只要罗世玖。”
“老表只认我,其他地方他都不会去,我管他一辈子。”这些年来,罗世玖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罗世玖确诊肺癌;2022年,儿子患中耳炎,手术花费20余万元,还导致家中负债。
但无论多么困难,罗世玖对沈银兴的照顾从未松懈,还花费2.1万元为沈银兴购买养老保险。罗世玖说,28年的朝夕相处,他与沈银兴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今年2月,沈银兴握着罗世玖的手,永远闭上了眼。“老表走了,我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当时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一连好几个月都没缓过来。”他哽咽着说,“后来我又开始帮助其他人,在做好事时我总感觉他们就在我身边,都说做好人不吃亏,我这辈子一定把好人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