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籍运动员收获一金一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绿色办赛 科技赋能 全民共享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要怎么谈重庆中烟QC的厚积薄发之道
第008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籍运动员收获一金一银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24年美国侵犯人权报告》
绿色办赛 科技赋能 全民共享
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要怎么谈
重庆中烟QC的厚积薄发之道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色办赛 科技赋能 全民共享
——成都世运会办赛启示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

  这是8月17日拍摄的成都世运会闭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欣波 摄

  8月17日晚,第12届世界运动会(以下简称成都世运会)在成都世园会国际友谊馆圆满落幕。比赛的十多天时间里,成都不仅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体育盛宴,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更以“绿色办赛 科技赋能 全民共享”的创新实践,为承办国际大型赛事树立了全新标杆。

  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副主席汤姆·迪伦认为:“本届世运会将会作为体育融合、团结不同文化、激励下一代的典范而载入史册。”

  成都世运会是怎么做到的?

  启用27个现有和改造的室内外场馆

  位于成都人民南路四段西侧的四川省体育馆,承载着四川人共同的体育记忆——这里曾见证四川男篮、女篮的夺冠之路。本次世运会期间,它摇身一变,成为泰拳和自由搏击赛的比赛场地。

  位于成都天府新区的天府公园,是此次浮士德球和攀岩比赛的场地。场地在原有的草地上使用了临时座椅以及可拆卸的帐篷等,不仅避免对原有场地的破坏,也让资源可循环使用,践行了“绿色低碳”的理念。

  “成都世运会是迄今为止最具可持续性的一届世运会。”汤姆·迪伦对本届赛事绿色办赛给予高度评价。

  据了解,成都世运会共启用27个现有和改造的室内外场馆,其中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真正实现了“零新建”的绿色承诺。用成都市民的话来总结:这些场馆是“老兵接新单”。

  80余款“成都造”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上岗”

  8月13日,成都世运会皮艇球项目在简阳文体中心游泳馆开赛,与运动员们一同出现在泳池里的,还有几位特殊的“清洁工”。原来,它们是泳池清洁机器人,可完成对泳池的日常维护及清洁任务。

  研发这款机器人的企业相关负责人杨晓阳介绍,这些设备凭借抗压电机技术,可以用双倍吸力强力吸除微小颗粒和有机残留,同时通过设定夜间定时清洁程序,让机器人自主完成池底、池壁及水线区域的全面清洁。

  不只是清洁机器人,降温喷雾装置、智能游泳出发台等“黑科技”也亮相世运会赛场,助力运动员不断突破极限。而在运动员下榻的世运村,“科技+”也在重新定义赛事服务的温度。

  据了解,本届赛事上,共有80余款“成都造”前沿科技成果集中“上岗”,在为赛事赋能的同时,也为本土企业提供了展示舞台,实现了“赛事搭台、经济唱戏”的双赢。

  成都已有120所学校推广世运会项目

  “这个防守必须男防男、女防女,防守的时候不能去抢人家手上的球……”8月12日,成都世运会荷球项目混合团体赛决赛在成都市龙泉中学体育馆举行,观众席上,来自成都东安湖学校的初二学生张旭向父母解说起荷球的规则。

  张旭之所以这么内行,是因为今年3月,他所在的学校连续举办了4场“荷球进校园”活动,在专业荷球运动员的带领下,他体验了这一世运会项目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荷球、浮士德球、力量举、短柄墙球等世运会小众项目在成都兴起,飞盘、跑酷、腰旗橄榄球、轮滑等一些‘熟面孔’也有了新玩法,软式曲棍球、自由搏击等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加。”成都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今年以来,世运会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等推广活动火热开展,覆盖人群超百万,全市已有120所学校推广棍网球、飞盘、壁球等世运会项目。

  与此同时,世运会的一些小众项目成为中外学校开展人文交流的纽带。今年5月底,美国华盛顿州林肯中学女子腰旗橄榄球队到访成都外国语学校,与该校国际部野猫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腰旗橄榄球交流活动。

  “通过这样一项国际赛事带动全民健身,让专业竞技与大众参与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体育惠民’。”成都世运会执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如此次成都世运会的主题“运动无限,气象万千”,通过体育文化向大众传递健康理念,用热爱去书写无限可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