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彪:屡建战功的骑兵团长一个小小山村何以惊艳世界“智慧之光”普照新韵重庆持续为基层减负担、增动力、办好事重庆近零碳园区生长出“制造新绿”刘树峥同志逝世50亿度“疆电”入渝背后的昼夜守护
第0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刘云彪:屡建战功的骑兵团长
一个小小山村何以惊艳世界
“智慧之光”普照新韵重庆
持续为基层减负担、增动力、办好事
重庆近零碳园区生长出“制造新绿”
刘树峥同志逝世
50亿度“疆电”入渝背后的昼夜守护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近零碳园区生长出“制造新绿”

  (上接1版)

  走进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无尘车间,总投资上百亿元的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上,一块块玻璃面板通过镀膜、显影、蚀刻等数十道工序,源源不断被生产出来,为三星、惠普等全球知名品牌显示器产品提供配套。

  “企业生产‘含绿量’‘含智量’十足。”惠科金渝政企事务部部长唐莉介绍,比如企业“高集成电子纸产品制造数字化车间”,在去年获得重庆市级“数字化车间”认定。该车间引入一系列高端自动化设备和信息系统,对现有液晶面板生产线进行技术革新,加速生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惠科金渝还在产品生产环节投入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仓库管理系统等多个智能平台,实现业务系统与车间生产设备、智能生产线综合集成,形成生产设备智能物联、生产线动态智能调度。

  另一家入驻企业,玛格家居股份有限公司的数字化车间亦呈现出“智能化、绿色化”亮点——车间生产线上,一台台机器人挥舞“手臂”在执行家具生产任务的同时,旁边一块LED屏幕上数字则在不断跳动,设备运行状态、订单执行情况、生产耗时分析等数据通过屏幕实时显示,生产状态一目了然。

  玛格家居董事长、总经理唐斌称,通过对生产线实施智能化改造,企业形成一体化管理系统,实现“营销、设计、生产、物流、服务”全流程数字化闭环,可对所有订单进行科学计算再排产,大幅减少生产原料浪费。

  “‘智能’‘绿色’是园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密码’。”巴南数智产业园公司董事长丁华表示,园区通过聚力发展新型显示、5G大数据等产业,协同入驻企业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技改共建“数智高地”,不仅在生产端实现提质增效,还在市场端取得更多订单。

  长寿经开区:

  施展多个循环经济“绿色魔法”

  化工废气在氢能赛道“焕发新生”,废弃硫酸可循着绿色路径“涅槃重生”……

  在长寿经开区,这个集聚了重庆钢铁、巴斯夫等一大批钢铁及化工龙头企业的产业基地,多个入驻企业施展的“绿色魔法”令人目不暇接。

  “这套装置每天可生产高纯度氢气6400公斤,能满足26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用氢需求,等同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万吨。”在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企业甲醇运行部副经理董礼介绍道。

  在川维化工使用甲烷生产醋酸的过程中,会同步产生大量氢气,然而其含有水分、甲烷、一氧化碳等杂质,达不到高纯度商用氢气标准。以前这样的混合物要么用于燃烧供暖,要么做成液氨,并没有完全“物尽其用”。

  直到2023年,“成渝氢走廊”建设启动,川维化工投资建设国内首套以天然气副产氢为原料的氢气纯化装置,把“粗制氢气”提纯到燃料电池可用标准。这套设备投用后,不仅为成渝氢走廊铺好“氢气路”,还助力氢能源汽车进一步普及。

  恺迪苏(重庆)有限公司是园区另一家施展“绿色魔法”的企业。该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全球首创“天然气直接转化为食用蛋白”技术,不仅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发酵和固液分离都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分离后的液体部分还可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这一发展方式,已经在园区渐成规模。”长寿经开区负责人表示,以重庆钢铁、神龙腾达等企业为核心,园区形成从钢铁辅料到废钢回收、钢渣矿渣综合利用的全流程、循环化产业链;园区企业卡贝乐化工的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利用装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30万吨;园区企业乐峰化工建成投用20万吨/年合成氨项目,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5万吨,利用副产氢气5.6亿立方米。

  通过聚焦循环发展,目前长寿经开区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0多个,并聚焦绿色发展推动40多家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去年,长寿经开区“源头管控+示范引领+循环利用+智慧管理”无废园区管理方式还跻身国家级“无废园区”典型案例。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