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东区。 |
 |
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邱小雅)8月14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渝中区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首开区目前已全面完工,该项目重点消除了大礼堂片区的各类安全隐患,并增添了该片区的烟火气与时尚感。
渝中区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位于渝中区大溪沟街道,东至人和街,南至巴蜀中学,西至三峡博物馆,北至人民路,总占地面积52.8万平方米。该项目首开区由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东区主体工程)、红球坝片区—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张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5个项目组成。
据介绍,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是人民大礼堂传统风貌区的组成部分,与人民大礼堂、三峡博物馆相邻,完整保留了抗战时期和西南大区建设时期的风貌。2017年至2019年,渝中区对马鞍山风貌区项目的西区实施了改造、修缮“手术”。2020年,马鞍山传统风貌区项目东区改造工程启动建设,将其作为西区项目的功能拓展和设施配套。该项目“焕新”升级后,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马鞍山·堂里,不仅保留了城市独特的“烟火气”,更增添了“时尚感”。
红球坝片区—枣子岚垭片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北临人民路,南临中山二路,辖区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典型的老旧小区。项目分为枣子岚垭东片区、红球坝北片区、红球坝南片区、人和街社区全域片区,总建筑面积约44万平方米。该项目在改造过程中,不仅整治了各类安全隐患,还充分挖掘辖区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节点空间,并对小区内部分楼栋加装电梯,让居民出行更加便利。
张家花园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位于渝中区大溪沟人和街。该片区始建于民国时期,具有典型山地特征的历史建筑,但由于年久失修、墙体破损严重、软硬件设施老旧等原因闲置多年。2021年渝中区对该片区正式启动改造,保留青砖灰瓦、木构花窗等历史元素,同时植入现代化居住功能,项目规划保障性租赁住房168套(间),建筑面积0.86万平方米,于2024年底完工。目前该项目出租率已达100%,主要服务周边教育行业从业者及青年人才。
蒲草田片区十号线上盖及周边建设项目新建游客服务中心,可容纳5000多人,总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平面布局形成了“Z”字型坡道。设计师通过各个高差的交错设计,在有限的街道空间内修建了有20多个停车位的地面停车场和1个街心花园。
人和街小学教辅用房建设工程位于渝中区大溪沟街道,该项目依托轨道交通10号线大礼堂站点的上盖空间开发,将城市更新、轨道建设与教育设施升级有机融合。
市住房城乡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大礼堂片区城市功能品质提升项目全面完工后,将呈现新形象、新功能、新流量、新机遇,通过塑造主客共享、全龄友好的山城街区,多元活力、宜居宜游的生活场景,文商旅融合的创新创业场景,推动重庆现代都市生活核心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