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14日,记者团走进川维化工考察调研废硫酸再生利用装置。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
化工废气在氢能赛道“变废为宝”,废硫酸循着绿色路径实现“涅槃重生”……8月14日下午,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重庆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长寿经开区和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维化工),解码其一系列“绿色化学反应”背后的创新实践。
一套装置将“粗制氢气”提纯到燃料电池可用标准
“这套装置每天可以生产高纯度氢6400公斤,满足260辆氢燃料电池重卡的用氢需求,相当于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万吨。”川维化工甲醇运行部副经理董礼介绍。
使用甲烷生产醋酸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氢气——其中含有水分、甲烷、一氧化碳等杂质,达不到高纯度商用氢气的标准。以前,这样一种混合物要么用于燃烧供暖,要么做成液氨,实在有点浪费。
2023年,借助成渝氢走廊建设东风,川维化工投入2000万元建设了国内首套以天然气副产氢为原料的氢气纯化装置。
这套装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成套技术,能把“粗制氢气”提纯到燃料电池可用的标准,满负荷运转时每天产出6400公斤纯氢。
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氢燃料供应项目,这套装置2023年底投用后,在重庆的市场份额很快超过80%。它不光为成渝氢走廊铺好了“氢气路”,还有助于氢能源汽车更快普及。
易污染环境的“废物”变成合格硫酸产品,回收率超98%
废硫酸是在化工生产中的“老大难”,处理难度大不说,还容易污染环境。但在川维化工,废硫酸处理却踏上了一条绿色“重生”之路。
“在生产乙炔时会产生大量废硫酸,每年大约有3.5万吨。”川维化工甲醇运行部西区副主任何强告诉记者,过去它们是危险废物,要花钱来处理不说,储存、运输风险系数都高。
为破解这一难题,川维化工投入资金1.2亿元,采用中国石化自有烷基废酸制酸回收技术,新建了一套处理能力为3.5万吨/年的废硫酸再生循环利用装置。
这套设备就像个“硫酸再生工厂”:废硫酸经高温焚烧裂解、净化、干吸、转化等工序后,“变成”合格的硫酸产品,然后返回上游生产装置,硫酸回收率超过98%,实现了硫元素在川维化工内部的循环使用。
每年降低成本近8000万元,既环保又划算
值得一提的是,这类装置的运行周期通常为半年,而川维化工的硫酸回收装置,凭借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运行周期长达10个月以上,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何强给记者算了笔账:过去公司既要花钱处置废硫酸,又要花钱购买成品硫酸用于生产;如今有了这套装置,两笔钱都省下了,每年能降低近8000万元成本,真是既环保又划算。
“长寿是重庆的化工产业重镇,在这里,‘绿色发展’是一项项务实而有新意的举措。”采访结束后,人民日报记者刘新吾说,“我们会持续关注,把这些好做法报道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