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积极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护好百姓“钱袋子” |
 |
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办公大楼 |
盛夏山城,两江潮涌,生机勃发。8月8日,浙商银行重庆分行迎来了十四周岁的生日。十四载春华秋实,这股从钱塘江畔走来的金融力量,始终与巴渝大地的发展脉搏同频共振。
近年来,该行始终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的监管指导下,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之旗,以特色金融为生花妙笔,以社会责任为厚重底色,在重庆这片热土上,浓墨重彩地书写着赋能地方发展、润泽社会民生的动人华章。截至目前,该行累计发放贷款超过18000亿元,服务客户超过30万户。
强化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这已成为融入浙商银行重庆分行血脉的共识。近年来,该行始终将党建工作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总行党委各项部署,深化打造“红岩党建”特色品牌,加强党建经营融合互促,以“红色引擎”驱动转型发展。
筑牢思想根基,该行党委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精心设置“第二议题”制度,建立“周一学习日”机制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党课,赴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追寻红色记忆,全面强化党员的思想认识、政治意识、身份认识和行为意识,铸牢政治忠诚。
建强战斗堡垒,该行以打造“四能”党员先锋为重要抓手,实施“过关工程”“双向制度”、深化开展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持续开展“亮比赶超”创优争先,不断提升党员队伍建设质量。成立金融顾问党员先锋队,推动党员在服务一线担当作为,引导全行员工担起政治责任。深化党建联建,分行各党支部与市级职能部门、区县政府、重点企业等80余家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党建工作新格局。持续加强作风建设,制定“八要八不要”工作准则、“八不让”日常工作规范,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如今,“红色基因”已深度融入业务发展脉络。该行积极将党建势能有效转化为服务区域发展的金融动能,在服务重庆一家高新技术科创型企业时,该行党员进车间、走一线,为企业“把脉问诊”。结合其专精特新特质及法定代表人是市级人才的优势,量身定制“科创金融+人才银行+金融顾问”综合服务方案,提供3000万元资金支持,并联动浙银金租提供1000万元设备直租,高效满足了企业增产扩能需求。“关键时刻,党员先锋冲在前!”企业负责人的赞誉,正是党建引领实效的生动体现。
特色优势赋能
金融活水助力经济发展
坚实的党建根基,为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立足“国家所需、金融所能、浙商所长”,浙商银行重庆分行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紧跟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数字化、链式金融、普惠金融和金融顾问制度等特色优势形成服务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力。自总行与市政府签署《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战略合作协议》以来,该行累计批复授信额度3443亿元,累计投放1109亿元。
在重庆綦江,一家齿轮公司通过手机扫码,仅凭电费缴费数据就完成了500万元线上提款——这是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电力+数字+金融”模式带来的变革。该行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将“看报表、押资产”的典当思维彻底转变为“看数据、评场景”的智慧服务,为传统模式下难以覆盖的企业打开了融资之门。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已累计为38户中小微企业提供9566万电费融资,电力数据成为纾困解难的新钥匙。
数字化变革不止于场景创新。近年来,该行推动金融服务全面线上化,99.5%的业务通过线上办理,服务效率颠覆性提升。推出的“数科贷”通过“线上申请+线下尽调”的模式精准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累计投放3320万元;“宅抵经营贷”让借款人在手机端轻松完成房产评估、贷款申请和预审批,截至6月末余额已突破50亿元,惠及超4000户客户。更关键的是,该行搭建的大数据风控平台实现对客户全生命周期的精准管控,将风险防控从“人控”升级为“智控”,有力护航业务稳健前行。
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凝聚合力。2023年4月,该行引入“金融顾问制度”,联合重庆市浙江商会共同成立重庆金融顾问工作室,组建了一支由监管、高校、律所等32名专家构成的顾问团队,成立10余个金融顾问服务小分队,通过“1+N”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为地方政府、企业、居民提供金融规划、投融资等咨询服务,将专业服务延伸至“最后一公里”。这一创新机制不仅写入重庆市多部门联合文件,更在两江新区落地了“金融顾问+园区金融+招商引资”的新型场景化金融服务模式,成为重庆金融业服务实体的标杆。
近年来,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快普惠金融业务转型发展,持续助力民营、小微企业发展。不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长效机制,为民营小微注入发展信心。切实降低民营小微融资成本,普惠小微贷款利率降至3.38%,并建立高效审批机制与融资协调专班精准滴灌。同时加大普惠金融产品创新,积极探索首单首创业务:落地全市首笔中药材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为某药企盘活500万元资金;纳入全市首批“新重庆人才贷”服务试点金融机构并在全市率先发布渝才贷和渝才人资贷两款人才银行产品,为人才企业授信1.83亿元……截至6月末,该行民营经济贷款余额142.87亿元,其中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6.11亿元。
此外,依托总行“数智浙银”战略,该行深耕供应链金融,聚焦重庆支柱产业,创新应用区块链、物联网技术打造“行业化+嵌入式”的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深度嵌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赛力斯、阿维塔等整车厂紧密合作,提供全方位融资结算服务。一方面通过“线上开票+自动赎车”功能,累计为162户汽车经销商提供68亿元的购车融资服务;另一方面创新引入“数据链”线上信用贷款,有效破解汽车行业一级供应商融资易、二三级以上小微供应商融资难的问题,已服务重庆上百家汽配企业。截至6 月末,该行供应链场景融资余额60.4亿元,较年初增加22.72亿元,服务客户268户,较年初增加106户。
践行社会责任
善本金融润泽巴渝民生
酉阳县车田乡中心小学焕然一新的学生宿舍、四川宣汉县锣鼓村生机勃勃的蔬菜大棚、重庆街头巷尾为劳动者送上的“一杯水”……这些动人场景勾勒出浙商银行重庆分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践行“善本金融”理念的坚实足迹。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浙商银行重庆分行将教育帮扶作为一项长期性、持久性工程。自2019年与酉阳县车田乡中心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以来,该行共开展各类结对帮扶活动30余次,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学生宿舍改造、护眼行动等项目20余个,累计投入各项帮扶资金超过200万元。
2021年新一轮浙川东西部协作启动后,该行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四川省宣汉县锣鼓村绿色大棚瓜果蔬菜基地、沙溪村肉牛养殖两个东西部协作项目,累计投入资金447.3万元。如今,这两个项目资金投入翻两番,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大幅增长,村民就近就业等初步成效,成为“造血”典范——瓜果蔬菜基地年产值达70万元,肉牛项目带动村民增收60余万元,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出乡村振兴共富新图景。
善行如涓流,贵在恒久绵长。该行足迹踏遍重庆十余区县,百次慰问抗战老兵,传承敬意,赓续温情;创新落地重庆首单“善本信托”项目,百万元善款精准投向体育公益,开辟“资本向善”的新航道;常态化推动消保工作,高管带头宣导消费者权益保护,各网点以趣味宣教筑牢反诈防线,银警联动精准打击犯罪,全力守护百姓“钱袋子”;连年开展的“一杯水”公益赠饮,夏日为环卫、交警、快递小哥等一线劳动者送清凉……这一连串扎实行动,彰显了正向正行的良好形象和浙银人的责任担当,也赢得广泛认可,该行连续多年荣获重庆市银行业协会颁发的“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民生服务奖”“慈善爱心奖”等荣誉。
十四载风华,步履铿锵,浙商银行重庆分行从初入山城的探索者,成长为服务地方发展的深耕者。站在新起点,该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巴渝大地,以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浙商力量’。”
赵小玲 图片由浙商银行重庆分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