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欣 实习生 刘名扬)茅盾文学奖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作品也通常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经典。作为普通读者,该如何阅读茅奖作品?如何从这些作品中获得精神的养分?
以一个普通读者兼专业评论员身份,重庆资深媒体人单士兵花了3年时间,完成了一项重读茅奖作品的“另类实验”,“实验”成果便是53篇个性鲜明的书评。这些书评结集为《不负经典——写在茅奖边上》,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并于7月27日在书博会主会场重庆展区发布。
发布会上,单士兵与作家、自媒体原创作者六神磊磊就新书展开对谈。正如六神磊磊所言,单士兵这些文字与传统书评有别,但“文学批评就该敢说心里话”。
《不负经典——写在茅奖边上》收录了单士兵于2024年在《重庆日报》副刊开设的“写在茅奖边上”专栏中发表过的53篇茅奖作品评论。专栏刊发后,他对内容又进行了大量修改整理,并按照茅奖作品书写的内容设立了“编年体”框架。他坦言,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动笔之前,光是前期准备就花了两年时间,之后的陆续发表耗时一年。
六神磊磊与单士兵相识已久。他笑称,《不负经典——写在茅奖边上》让自己读到了一种久违的“冒犯感”,“不难想象,针对53本茅奖作品的这一系列评论写起来压力巨大,但文学批评就该敢说心里话。这本书有尺度、有棱角、有锋芒,这些文字有智慧、有见解、有启发、有力量。”
对此,单士兵坦言,试图在这些评论中跳出作品本身,将笔触延展到作者的人生和时代经历上,从传播角度出发,讲清楚茅奖作品的优点,书中对茅奖作品既有致敬也有批评,“最终目的是想让大家都‘不负经典’,共同参与到作品的经典化过程。”
当天,重庆市作协主席张者,重庆新华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程锋等嘉宾出席发布会并致辞。张者盛赞,这部书评是对53部茅奖作品的全景展示,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和阅读索引价值,也是适合广大普通读者走近茅奖作品、感受经典文学魅力的一部重要指引。程锋表示,愿这本书引领更多人走进茅奖的“星辰大海”,在经典中读懂中国,在阅读中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