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庆历史基因与时代使命双重呼应专家对话:AI时代如何推动深度阅读石刻入卷,千年风华跃然纸上润人心图片新闻大足石刻邂逅书博会 带来文化书香文旅三重盛宴
第004版:书香中国 阅读之美——关注第33届全国书博会
上一版   
对重庆历史基因与时代使命双重呼应
专家对话:AI时代如何推动深度阅读
石刻入卷,千年风华跃然纸上润人心
图片新闻
大足石刻邂逅书博会 带来文化书香文旅三重盛宴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南岸分会场
专家对话:AI时代如何推动深度阅读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刘一叶

  7月25日下午,“我们能为AI时代的阅读做些什么”——2025年度成渝双城文学对话活动在重庆市南岸区万达广场举行。来自川渝两地的70余位图书馆从业者、出版人、作家及阅读爱好者齐聚,共探AI浪潮下阅读生态的变革与未来方向。

  作为第33届全国书博会南岸分会场重要活动之一,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办,旨在通过跨领域从业者的深度对话,推动成渝阅读推广从“经验驱动”向“行动驱动”升级。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AI(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逐步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形式。AI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和文学创作者能为推动深度阅读做些什么?嘉宾访谈环节,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付玉贞、重庆图书馆副馆长毕涛、西南政法大学图书馆馆长江波、诗人兼出版人吴向阳、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曾雪梅展开了讨论。

  “AI时代被动阅读的情况日益增多,这就要求读者必须保持主动思考的能力,不能在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阅读方式中迷失自我。”吴向阳谈道。

  针对“图书馆如何应对AI时代的阅读变革”这一问题,付玉贞提出,图书馆可以利用AI技术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着力提升读者的AI素养。与此同时,图书馆必须坚守深度阅读与经典阅读,不能让技术冲淡了阅读的深度和内涵。

  毕涛则通过具体案例说明AI技术能够显著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比如智能问答系统可以快速解答读者的疑问。江波表示,图书馆尤其要思考AIGC内容的保存,确保人类的知识成果能够得到完整的传承。

  在“文学创作者的作为与坚守”方面,曾雪梅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纯文学或许会成为小众的爱好,但大众文学则可以积极拥抱AI技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