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廖雪梅)7月17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我市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经济、适用、安全、集约的综合管廊建设,已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200公里,有效缓解了“马路拉链”“空中飞线”等城市顽疾,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
自2016年在南川、开州等7个区县启动综合管廊建设试点以来,我市在综合管廊规划建设、运营维护和政策制度体系等方面取得不错成效。截至今年6月,全市累计开工综合管廊227公里(含干线、支线、小型管廊),建成廊体200公里,建设规模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顶层设计方面,重庆率先出台了全国首部综合管廊领域省级政府规章《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并印发相关配套文件。同时,结合山地城市特点,出台《山地城市紧凑型综合管廊工程技术标准》等10余部技术标准和图集,初步建起综合管廊地方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