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实习生 王子蒿)不久前,位于万州的金龙精密铜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龙铜管集团”)在高价值专利转化项目中,通过专利质押担保的方式获得一笔3000万元的贷款资金。据了解,截至目前,金龙铜管集团历年累计通过179项专利质押担保,已获得民生银行、重庆银行授信总计22.3亿元,将“沉睡”的知识产权转化为资金活水。
金龙铜管集团研究院院长程大勇介绍,金龙铜管集团始终将研发创新摆在战略核心位置。近3年来,金龙铜管集团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均超2亿元,是一家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铜加工企业。截至2025年6月底,金龙铜管集团累计拥有有效专利653项,位居行业首位。653项专利中与铜管生产、制造及检测相关的专利占比超70%,这些专利深度融入企业生产全流程,成为技术壁垒的核心支撑。
今年以来,金龙铜管集团启动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项目,通过构建“产学研介”协同机制,引入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资源,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在核心技术方向形成高价值专利组合,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内螺纹管系列产品。项目实施期间,完成布局高价值发明专利10余项(含在申),形成6款专利密集型产品,承接高校专利转让10项,获得3000万元的专利质押融资。
程大勇介绍,企业选择专利质押融资,核心在于将“知产”变“资产”,通过质押专利获取贷款的形式,拓宽了担保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并让创新与资本形成相互赋能的正向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