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月十五日,綦江区石壕镇紫龙村,党支部书记兼“飞手”张元华在练习操控无人机。记者 付爱农 摄\视觉重庆 |
点位:綦江区石壕镇紫龙村
记者:付爱农
从煤矿工人到建档贫困户,再到种植大户——对綦江区石壕镇紫龙村村民张元均来说,这七八年的经历,比家门前的山路“七道拐”还坎坷崎岖。
7月15日,张元均一大早就赶往綦江城区,为当季糯玉米跑销路。山上,作为张元均的3名“合伙人”之一,紫龙村党支部书记张元华摆起摊摊,“避暑的人预订了糯苞谷,量并不大,但考虑到品牌和传播的问题,我得守住这个摊。”
关了小煤矿,糯玉米成了当地产业振兴的“开路先锋”。但很多地方都产糯玉米,处在大山深处的石壕镇,能够突出重围吗?
煤矿关闭,村民苦寻突围之路
与其他乡镇不同,石壕镇乡村产业振兴,有个大难题。
石壕镇与贵州省桐梓县接壤,处在同一片产煤区。2015年起,随着所有煤矿陆续关闭,采煤区域的地下就“空”了,地面不能建厂房、搞产业,也关不住水,种不了水稻等农作物。
石壕镇的15个行政村中,13个村受采煤影响。“不管是搞工业还是农业,这道坎都很难迈过去。”石壕镇镇长朱劲松说。
更糟糕的是,当地不少村民在煤矿打工,煤矿一关,收入呈断崖式下跌。“很多人的精气神没了。”张元华说,全村1600多人,900多人外出打工,留下来的也不知道干什么挣钱。
石壕镇耕地条件不好,地理位置上也没优势。地处偏远,离綦江城区约80公里;不通高速公路,车辆从渝黔高速安稳互通下道,到镇政府还有20多公里山路,车程要四五十分钟;如果到紫龙、万隆、响水、香树等海拔1000米以上的村子,一段名为“七道拐”的山路,在导航地图上看起来像绳子打结一样,车速比平路上骑自行车快不了多少。
海拔高,对农作物品种的选择也很挑剔。如何破局呢?当地党委、政府反复权衡、评估后,决定还是在“高海拔”上做文章,从不计其数的农作物品种中选了又选,最终敲定适合当地海拔、土壤、气候等条件的糯玉米“升级版”——“京科糯928”等高品质新品种。
种植糯玉米,村支书牵头探路
当地农民有种植玉米的传统,但都是“饭苞谷”“黄苞谷”等本地品种,产量不高、口感一般、销售价低。
“现在选了高品质新品种,得有人牵头探路,试种一些看效果。”张元华说。
张元华此前在外地打工、做生意,见多识广,又攒下点“家底”。2016年底返乡、当选紫龙村村委会主任后,他决定来带这个头,跟村民李建国和张元均合伙,开始种植“京科糯928”“农科玉336、368”“美玉、美兰27”等。几年试种下来,决定选择“京科糯928”为主力品种。
与其他品种相比,高山糯玉米有优势:不仅品质更高,而且错峰上市,产量、价格都上得去。三名合伙人很快就挣到了钱。张元均立马脱贫,摩托车换成了三轮车、面包车,还买了小轿车。张元华更是玩起了高科技,投资5.7万余元买了大疆无人机,翼展2米多,一次能吊装农家肥等100多斤,既节省人力,效率还高,“这就是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嘛。”张元华说。
村支书牵头、三名合伙人探路成功,村民们自然就跟上来了。截至目前,紫龙村的“京科糯928”等新品种种植面积超过800亩,其中三名合伙人种了400多亩。
如今,万隆村正在打造1200亩糯玉米种植示范基地,万隆片区(含万隆村、响水村、香树村等)核心种植面积达3000亩。由村集体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带动周边农户,石壕全镇种植面积达5000亩,“花坝糯玉米”获得绿色食品A级产品证书,“石壕糯玉米”注册了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种植500亩以上的大户有2户,种植200亩以上的5户,种植10亩以上的30户。
用好高山,发展特色
石壕镇发展糯玉米,虽然为乡村产业开了局,但离乡村振兴的要求还较远。
7月15日,来自南川区的一名采购商来到石壕镇,对石壕糯玉米“应收尽收”。保鲜技术等因素限制了产业发展,一大块利润只能拱手让人。“糯玉米最好鲜食。如果走线上,道路条件不好,运输成本高不说,运了两三天,口感会大减;如果搞深加工,投资建一个小厂就要几百万元,我们暂时还投不起这么多钱。”石壕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卓书说。
看来,除了持续擦亮“石壕糯玉米”品牌,还得探索其他新路子。
2021年起,张元华等三名合伙人开始种植辣椒,品种有二荆条、螺丝椒、菜椒等,目前已种了100多亩。“种辣椒,算是新的试水探路,这是我作为村干部和种植大户的责任。”张元华介绍,种糯玉米、辣椒,我们三户一年收入100万元出头。有农户跟着种了1.5亩辣椒,收入5000多元。
“两年前从山东引进的‘锦绣黄桃’,今年开始挂果了。”王卓书高兴地说,目前每株挂果二三十斤,但两三年后到了丰产期,每株挂果能到200斤以上。石壕镇计划种植这种高品质黄桃500亩,还要发展杨梅、高山大米、方竹笋等。石壕镇党委、政府与专家、种植大户一起,选了不少适合当地海拔、土壤、气候等条件的优质品种。
“用好高山,发展特色。以市场为导向,选好高质量品种,‘产加销’链式发展,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这就是石壕正在加快探索的发展新路子。”朱劲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