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际供应链的重要一环,陆海新通道发展质量备受关注。在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期间,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合作圆桌会7月16日下午举行。来自17个国家的18家工商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陆海新通道建设展开热烈讨论,“加速度”“国际化”“数字化绿色化”成为高频词。
成绩亮眼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累计运输货物74.6万标箱,同比增长76.9%。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这一增速尤为亮眼。截至 5月底,通道网络已辐射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0个港口,服务品类超1300种,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作为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重庆近年来经通道运输货量年均增长30%以上,今年上半年货量、货值分别增长28%、22%。2024年,重庆整车出口近50万辆,摩托车出口量居全国第三,全年外贸额超7100亿元,“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循环效应显著。
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介绍,公司已实现“13+2”(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湖南省怀化市)全覆盖,在沿线各省成立10个省级平台公司,并在老挝、泰国、马来西亚设立海外机构,初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的发展格局。
联盟扩大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
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秘书长徐梁表示,联盟成立以来,网络已全面铺开,不仅举办了“13+2”合作圆桌会,还组织了中亚行商务代表团,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
塞尔维亚工商会主席马尔科·查戴日表示,联盟成员国涵盖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口,贡献了全球20%的贸易额。未来在陆海新通道的带动下,联盟成员的交往也会越来越多。
英中商业发展中心主席约翰·麦克莱恩表示,在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时候,各方都应该共享推动发展的“增长链”,也就是建立商业链、合作链。陆海新通道为各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机会链”。
联盟成员对陆海新通道的期待,不仅体现在贸易往来上,更体现在对未来发展模式的认同上。
泰中商务委员会副主席徐根罗表达了参与通道建设的意愿。他说,泰中商务委员会作为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将结合泰国以及东盟区域优势,高度参与联盟经贸活动,促进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陆海葡中工商会秘书长伯纳德·门迪亚表示,通过陆海新通道,不但葡萄牙的橄榄油、葡萄酒、软木、乳制品、纸浆等商品可以运送到中国;中国的枸杞、茶叶、苹果、核桃等也可经过葡萄牙走向全世界。葡中工商会更是在圆桌会现场签约,正式加入陆海新通道国际工商会联盟。
双轮驱动
数字绿色添新动能
陆海新通道如何加速推动国际合作?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数字化与绿色化是未来合作方向。
马尔科·查戴日表示,数字技术正在缩短全球的时空距离,陆海新通道也应该用数字化赋能,让各方合作的信息透明、统一,也能让监管更便利。徐根罗认为,陆海新通道要把数字化和绿色化结合起来,通过AI技术等方式,实现智慧管理,并通过与沿线国家的深度合作,在设备改造、环保处理等领域,推动其绿色发展。易宝支付副总裁曹红杰则认为,以前大家做一笔交易,需要带着现金,填写很多单据。如今,陆海新通道正在推动无纸化,这也是其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重庆正在加速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重庆渝贸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推出的外经贸综合服务数字化平台,融合了陆海新通道一站式数字化通道、外贸服务和业务管理系统三大功能,为全球特别是陆海新通道沿线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专业化解决方案。目前,该平台已入驻535家企业,上线产品3068款。
在绿色化方面,两江新区探索的区块链铁水联运数字提单可实现碳足迹追踪。该区还计划建设绿色走廊,推广氢能货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