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州是刘伯承元帅的故乡,红色血脉生生不息。今年,开州区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是该区第六次获此殊荣。
荣誉是努力的见证,更是前进的力量。近年来,开州区高度重视双拥工作,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40余个区级部门单位为成员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党政机构调整改革和驻区部队实际,动态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坚决扛牢兵员大区、优抚大区、安置大区的责任担当,在全社会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互动、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新时代双拥工作新格局,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历久弥新。
续写帅乡荣光
尊军崇军氛围浓
2023年8月,开州双拥公园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
该公园位于汉丰湖畔石龙船大桥南桥头,依托军神广场,在原有的广场园林基础上布置国防教育和双拥文化元素,打造“时代嘱托”“子弟兵光荣榜”“开州十四英烈”“军威闪耀”“老兵驿站”等10余个主题板块,向群众宣传普及国防和双拥知识,共同筑起军地军民“连心桥”。
近年来,开州区整合现有军地共建资源,投入资金对刘伯承同志纪念馆(故居)改陈布展,整体修缮开州区烈士陵园、王润波烈士纪念碑及散葬烈士设施,新增杨柳关红四军战壕遗址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城区举子大道增设双拥文化墙……这些双拥符号成为城市的独特风景线。
在开州区的大街小巷,“双拥”元素也随处可见。“拥军医院”“拥军社区”“拥军食堂”陆续建成,“拥军联盟”吸纳拥军爱心企业单位59家,涉及门店260余个,行业涵盖医疗、文化、教育、餐饮等领域。
代代赓续,薪火相传。爱国拥军的光荣传统也在开州区不断焕发新活力,政府积极引导、公众主动参与的社会化拥军模式正在形成,涌现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全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等大批先进典型,尊军崇军在这片帅乡土地上蔚然成风。
强化军地互动
凝聚团结一条心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开州区严格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即到即办、急报急批,派单解决、对单销号,解决部队需求19项。先后改造开州区人民武装部办公楼、建设战备库房,建设齐圣民兵综合训练基地,整修武警开州中队营房等基础设施。同时,落实烈属“一对一”联系帮扶制度,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情暖老兵”拥军优属系列活动。
近5年,驻区部队累计出动武警官兵及民兵1.36万人次,参与地方防洪救灾、森林灭火等工作,圆满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选派优秀党员干部驻村参与基层治理、服务群众,累计筹集140余万元资金用于乡村振兴等,支持地方发展。
人民军队人民爱,人民军队爱人民。一项项措施,一件件实事见证了开州区与驻区部队的双向奔赴,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不断巩固发展。
夯实服务保障
浓浓关爱惠民生
“现役军人关注的焦点,就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开州区始终将拥军优属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整合全区资源构建立体化服务体系,让尊崇优待可感可及。
推行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实现退役军人报到、落户、社保、医保等一次性办结。加大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推行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提升在困难帮扶、就业创业、权益维护等重点服务领域的专业化水平,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
全面实施“阳光安置”工作机制,转业军官及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得到妥善安置。协调帮助34名随军家属就业。聚焦军人子女入学问题,开设“绿色通道”,145名现役军人子女就近就便就读公办幼儿园、中小学,6名现役军人子女享受普通高中降低分数录取优待政策,用心用情解决现役军人实际困难。
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军民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州区将持续强化做好新时代双拥工作的使命担当,不断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以实际行动奋力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龙搏腾宇 张瀚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