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幸福宝”里轻松养老就医用餐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已累计投资项目46个重庆累计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3379个带着公婆改嫁,她悉心照料20多年南岸 打造双拥工作“升级版” 让军民团结之花绽放新时代凝心聚力再出发 谱写双拥新篇章
第005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来!“幸福宝”里轻松养老就医用餐
重庆市种子投资基金已累计投资项目46个
重庆累计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先行村3379个
带着公婆改嫁,她悉心照料20多年
南岸 打造双拥工作“升级版” 让军民团结之花绽放新时代
凝心聚力再出发 谱写双拥新篇章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凡人微光 温暖山城

带着公婆改嫁,她悉心照料20多年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 实习生 魏旭晋菁

  张厚碧为公公剪指甲。(巫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公公,软糯的稀饭,合你胃口。”7月9日早上,巫山县巫峡镇西坪村,53岁的张厚碧做好早饭,将碗筷递到80岁老人张世德的手中。

  “儿媳妇,你把我照顾得太细致了,没有你,我早就不在了!”接过碗筷,张世德由衷地说道。

  25年前,丈夫曾广平离世,张厚碧自此扛起照顾公婆和3个孩子的重担。即使再婚,她依然将公婆带在身边共同生活。“要教会儿女什么是孝道,我想,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言传身教。”她说,虽然与公公没有血缘关系,可这么多年相处,早已将公公当成自己的父亲,“赡养父亲,理所当然。”

  丈夫去世 她勇挑家庭重担

  “再苦再累都熬过来了,婆婆去世了,我还要继续赡养公公。”7月9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张厚碧说。

  1994年,22岁的张厚碧与曾广平结婚,随着一对双胞胎女儿和儿子出生,小家更加温馨幸福。然而,2000年5月的一场车祸,夺走了丈夫的生命。

  张厚碧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打击,还要照料3个孩子以及公婆。“婆婆患有先天性二级残疾,继父视力微弱,两位老人几乎无劳动能力。”张厚碧说,那段时间,就像天塌了一样。

  面对生活的艰辛,在亲友的建议下,她不得不与公婆签订协议,约定“生养死葬不用管”。但协议签了不到半年,她便反悔了:“老人也是亲人,我丢下了他们,孩子们该怎样看我?”

  于是,她“撕毁”协议。为了挣钱照顾一家人,张厚碧一天干多份工作:白天去砖厂捡砖,凌晨三四点去工地为工友准备饭菜。

  一次,婆婆高烧不退,张厚碧背起老人摸黑走山路求医,险些摔下山崖。邻居劝她改嫁,她直摇头:“走了,这一家老小怎么办?”

  携老改嫁 无血缘却胜似亲人

  2002年,张厚碧遇到了忠厚善良的现任丈夫李建成。可对李建成越满意,她心里越不安:“他会不会接受我?愿不愿意和我一起抚养3个孩子以及公婆?”

  她坦诚地向李建成说明一切,也得到了李建成的肯定回答,愿意一起养育孩子、赡养老人。“她重情重义,对长辈的孝心深深打动了我。有这样的妻子,家庭不会差!”李建成说。

  从那之后,二人一起撑起这个家,还开办了预制板厂。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张厚碧和李建成决定,将公婆接到县城居住。从此,两位老人的衣食住行全由夫妻俩照料。公婆也将她视为己出,一家人虽无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

  张世德视力不好,日常生活多靠张厚碧帮助。“她们一家人都对我好。”张世德说,他年纪这么大了还能穿得干干净净,全靠儿媳妇收拾清洗衣物。

  孝道相传 用行动教育好儿女

  2022年,婆婆病重,生活不能自理。为了让婆婆过得干净舒适,张厚碧每天多次更换床单被褥。当年,婆婆离世,张厚碧悲痛万分,也坚定了照顾好公公的决心。

  2023年冬天,张世德不慎摔倒,导致脑出血。张厚碧及时将张世德送医,并精心照料。老人昏迷时,她一遍遍呼唤;喂饭困难,她就将食物打成糊糊一勺勺喂。奇迹发生了,张世德不仅醒了过来,还能拄拐行走。如今,老人常念叨:“没有儿媳妇,我早入土了。”

  见张厚碧辛苦,有人曾提议将张世德送去敬老院,张厚碧毫不犹豫地谢绝了。她说:“我这样做,娃娃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等我老了,他们也会这样对我。”

  现在,张厚碧的儿子已经工作了,他每月都会寄钱回家,而女儿也时常主动承担照顾爷爷的责任。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