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永不落幕 上合之约再写新华章光影之梦如何点亮城市未来五星级酒店摆摊并不掉价3C标识岂能想贴就贴如此惯例不能“惯”
第006版:重庆·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光影永不落幕 上合之约再写新华章
光影之梦如何点亮城市未来
五星级酒店摆摊并不掉价
3C标识岂能想贴就贴
如此惯例不能“惯”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巴渝论坛

光影之梦如何点亮城市未来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臧博

  随着获奖影片的陆续揭晓,2025上合组织国家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正式落下帷幕。5000平方米的永川科技片场,见证着为期5天的电影节,也向国内外电影从业者,传递着重庆的光影魅力。

  电影节虽然结束,但一座城市全新的光影之路却刚刚开启。通过这次国际性电影节,人们看到了重庆在电影产业上的探索与创新,也让人对重庆打造西部科技影视产业创新高地,充满了期待。

  每个大城市都有自己的气质,也都有自己的光影形象。重庆,在影视作品中的出镜频率那么高,并非偶然。重庆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份,这种独特,恰与影视作品的追求相契合。正因如此,重庆每年都吸引许多剧组来取景、摄制。敏锐捕捉到影视剧蕴藏的机遇,重庆发现了影视产业巨大的发展空间:不仅仅满足于“有人来”,更将决心投向了把剧组们“留下来”。

  挖掘潜能,离不开统筹谋划。为此,重庆瞄准影视产业痛点,聚焦影视产业上下游和软硬件,产业、企业、人才、服务四箭齐发:一边大力培养链主企业带动全产业发展,一边继续打牢数字产业基础延展产业链,一边迭代教育培养机制输送优质影视专业人才,一边以用数字化应用“一站式影视拍摄服务平台”提供更周到的服务。这些举措,打动了许多影视公司与剧组,让过去的“拍重庆”变成如今的“重庆拍”。

  抢抓机遇,考验着精准研判。当下的中国影视产业,大制作是少数,更多的影视项目都是投资亿元以下的中小项目,一些项目对外景的需求并不多。重庆发力科技影视产业,对许多中小影视项目而言无异“雪中送炭”。极有特色的“一站式”影视服务,能有效降低影视剧成本。正如永川科技片场运营商卢琪所说,在科技片场,一部电影可以全程在棚内完成,无须频繁转场,相比传统拍摄模式,成本可降低30%~40%,可以节约近60%拍摄的时间。除此之外,重庆再进一步,从企业落户、影视制作到剧本转化、票房表现等,以“百万元”为单位提供扶持奖励。这种行动与魄力,向更多影视行业从业者释放明确信号:选重庆,选对了。

  发展的后劲,要用货真价实的成果和真金白银的政策来支撑。今天的重庆,“影视家底”越积越厚:全国最大的3000平方米虚拟拍摄棚,亚洲最大LED虚拟拍摄系统,数百家数字文创企业,储备影视表演人才1.5万人……电影节期间,重庆发布了《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该政策事无巨细,将产业平台建设、票房表现等影视全产业链条,都纳入激励范畴,进行真金白银的分档奖励。一系列政策支持与资金激励,既让“拿着剧本来,带着成片走”成为可能,也让更多影视从业者认定:选重庆,不会错。

  电影节是一扇窗,它向世界展示重庆的魅力;永川科技片场也是一扇窗,它向世界展示中国电影工业的“智造”实力。当影视产业在重庆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当全球影视从业者与重庆双向奔赴,重庆的光影之梦就会走进现实,更精彩的城市未来就将被点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