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数字重庆建设应用场景大赛2025年第二季度大赛公布评选结果,30家单位入选“应用场景领跑者”名单。今日起,本报将刊登“关注‘应用场景领跑者’”系列报道,展现各市级部门、各区县、各镇街深化实化数字重庆基本能力建设的各个应用场景。
7月7日下午3点,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轨道交通支队执法队员隆涛要外出执行巡逻任务。他掏出手机,点击“渝快政”下的“公车在线”应用里的“智慧公务出行”场景,提交用车申请。不一会儿,他就坐上了公务车出发。从审批人收到“待办”、核实用车事项、一键调度派车到出车,只用了不到3分钟。
优化审批流程
缩短审批时间
“眼下正值暑假,是学生出游、老人避暑的高峰期,保障道路客运秩序需要我们快速响应到达现场,出车速度直接影响我们的执勤效率。”隆涛说,以前,当重庆北站等枢纽站场出现客流高峰需要派人参勤时,必须通过指挥室人工申请、调度派车,流程冗长,影响出勤速度。但现在有了“公车在线”应用,通过“智慧公务出行”中的在线申请、审批和调度功能,极大优化了审批流程、缩短了审批时间,让他们能够更高效便捷地到达现场。
以前,按照过去的公务用车管理规定,需要下载原公车管理App申请使用公车,符合公务租车规定的特殊公务出行,不仅要下载定点租赁企业应用程序,往往还要提前两天左右履行租车审批流程;需要电话联系租车公司派车,乘坐高铁、飞机出差还需要下载12306、各航空公司App……如今,公务出行只需“一键”就能完成用车、租车、订票等事宜,工作消息和手机短信会同时通知驾驶员和用车人。
申请公务车
一个手机应用全搞定
“以前我手机里面用车的App有七八个,要用的平台多、流程又繁琐。现在好了,我和同事把租车、购票App都删了,人也轻松了,手机也不卡了!”隆涛感叹。
这样的改变,源于迭代升级的“智慧公务出行”场景。
市机关事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反复审批、使用平台多、租赁车辆监管难”等问题,我市利用算法赋能用车调度,创新打造“公务用车、定点租赁、公共交通”三位一体的“智慧保障新模式”,变“多头申请”为“一站通办”,形成“公务出行多跨协同保障”基本能力,派车调度时间从过去的30分钟压缩为3分钟、租车审批时间从原来的两天压缩为1小时。
数字化赋能监管
杜绝公车私用
不仅如此,该应用还通过轨迹留痕、数据共享,实现“智慧监管”,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公务用车管理领域落地见效。
“重庆天气这么炎热,周末节假日,我们区没有出现一起公车私用绕道武隆、金佛山等景区避暑的违规行为。”沙坪坝区机关事务局管理科公务用车管理负责人陈良介绍,这得益于“公车在线”应用的数字化赋能监管。
近期,市机关事务局在“智慧公务出行”场景“用车申请”功能中增加了“是否出入景区”的选项,要求录入出入景区理由,在全市部分4A级及以上封闭景区(博物馆类、开发类、历史人文类景区除外)划定“禁止驶入”电子围栏。凡在提交公务出行申请时隐瞒进入景区的,将实时告警,并将“违规进入景区告警数据”“车载监控设备监管”等事件推送至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进行流转办理,违规用车产生的告警数据也将共享至纪检监察机关“风正巴渝”应用,有效堵塞公车私用进入景区等漏洞,提升公务出行办事效率和多部门协同监管力度。
目前,该应用纵向贯通市、区县、街镇三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横向联动路线规划、高铁航空票务购买、充电桩查询、ETC办理、定点租赁等300余家第三方企业,实现业务协同或数据共享。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涉密车辆以外,已全部纳入“公车在线”应用管理,安装车载定位设备,实时查询公务用车使用轨迹。该应用月均访问量240万余次,年均保障700万余人次公务出行。
数读·“公车在线”应用>>>
●派车调度时间从过去的30分钟压缩为3分钟
●租车审批时间从原来的两天压缩为1小时
●纵向贯通市、区县、街镇三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横向联动定点租赁等300余家第三方企业
●全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除涉密车辆以外,已全部纳入管理
●月均访问量240万余次
●年均保障700万余人次公务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