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管理增效 服务升级惠泽民生党建统领铸医魂  中医为民谱新篇“支部+社区”推动健康服务“零距离”
第018版:党建统领 健康民生 聚焦重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上一版 下一版 
党建引领管理增效 服务升级惠泽民生
党建统领铸医魂 中医为民谱新篇
“支部+社区”推动健康服务“零距离”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统领铸医魂 中医为民谱新篇
垫江县中医院高质量党建让群众重拾“中医信赖”

  垫江县中医院新门诊楼启用仪式现场

  中医药文化进社区活动现场

  经过数日的中药调理汤剂服用,许女士抱着出生不久的儿子走进垫江县中医院妇科诊室感激道:“谢谢杜医生,让我又抱上了大胖小子。”

  在垫江县中医院,这样的“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场景正在不断上演着,中医文化蔚然成风的背后,正是这所西南地区首家县域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以党建为笔、民生为卷,书写着“重拾群众中医信赖”的时代答卷。

  强根铸魂

  党建统领夯实中医沃土

  “只有将党建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才能汇聚成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竞争力和驱动力。”在垫江县中医院党委书记沈建胜看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不仅是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组织保障,也是统领医院全局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

  为落实全市中医药工作会议要求,助力重庆进入第二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近年来,垫江县中医院以党建统领全局工作,围绕川渝东部中医区域医教研中心和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的建设目标,以中医药特色为优势、以专科学科为重点、以运营管理为抓手,打出了“组合拳”。

  支部强则党建强。垫江县中医院党委以“六化”促“六好”的举措,正是对这一理念的务实推进——依托于政治学习常态化、组织设置合理化、组织生活制度化、活动载体多样化、阵地建设实用化、基本任务实效化的“六化”手段,实现政治引领好、组织体系好、纪律规矩好、团结凝聚好、党务公开好、融合发展好的“六好”目标,以系统的党组织建设,扎牢党建统领根基、激发团队活力。

  中医特色作为医院的“金字招牌”,今年以来在党建工作统领下正“越擦越亮”。通过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加强中医疫病防治及中医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建设、中医护理的多元优化、开展基层中医质控工作等多重措施,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中医治疗门急诊130039人次、住院患者中草药使用占比69.81%、中医非药物疗法使用率84.25%、中医参与治疗率95.85%、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率占比97.67%,为医院稳步推进县域中医药“三中心”(中医诊疗指导中心、智慧共享中药服务中心、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人才和学科建设这两个重要命题,医院在“内培外引+开放协作”模式运作下,同样取得了亮眼成效。2024年,医院选送58名临床骨干赴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学习交流,建立起了市内外专家教授工作室11个,并在今年新增了重庆医科大学谭群友、北京中医药大学赵百孝教授工作室。通过实施“3+5+N”计划,医院持续稳步推进国家级风湿病科及5个市级重点专科的建设,引入洛阳正骨医院8项特色技术,成立了骨科中医外治病区,并与重庆交通大学共建“中医数字研究联合实验室”,为中医底色增添智慧赋能。

  丹心惠民

  岐黄智慧润泽万家福祉

  走进垫江县中医院的新门诊综合楼,宽敞明亮的候诊区、便捷的线上预约系统、夜间开放的针灸科和康复科门诊……处处体现着“为民办医、中医惠民”的使命初心。

  为解决“面积小、设备旧、布局乱”的困境,全面提升群众的就医体验,垫江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修建全新的门诊大楼;通过“线上+线下”的双轨预约挂号机制,全年完成线上预约诊疗超6.5万人次,预约率同比增长4%;微信公众号开通电子医保支付功能,患者排队时间大幅缩短;针对上班族需求,康复科、针灸科开设夜间门诊;为县城内患者提供中药饮片、代煎药品的免费配送服务;推动医检互认政策落地见效,全年累计互认1000人次,为患者节省重复检查费用;创新推出“互联网+护理”服务,完成上门护理超百人次。

  这些让患者“暖心又省心”的举措,正是垫江县中医院坚持党建统领,深挖中医特色优势,在改善就医体验、优质资源下沉、惠民服务提质等方面精准发力,将医院高质量发展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的生动体现。

  如何让基层乡镇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医院构建的“1+3+6”联建机制给出了答案:通过选派骨干中医师对口帮扶基层卫生院、开通医共体单位就医绿色通道、开展“同心助力乡村振兴”义诊活动等方式,垫江县中医院在2024年实现上转患者1732人次、下转299人次。并通过举办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将刮痧、艾灸等30余项中医技术送入23个乡镇卫生院。

  “中医药文化的守正创新,就是要让千年古籍中的岐黄智慧,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成为他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健康实惠。”沈建胜对他提出的“重拾群众的中医信赖”这一愿景作出了诠释。

  在垫江县膏方养生文化节上,医院研制的“中药糕点”“养生膏方”“中药奶茶”等特色产品,成为了市民们热捧的“香饽饽”。在医院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沈建胜心中那个质朴而真挚的愿景,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仁心妙术

  以患者为中心书写医学传奇

  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无私奉献。在垫江县中医院,也有着这样一批扎根临床、心系患者的优秀医师,他们用一个个康复案例,换来了患者的广泛信赖,不断为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书写着现实注脚。

  在妇科主治中医师杜志斌的耳中,婴儿出生的啼哭声,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在他14年的从医历程中,见证了无数新生儿的诞生,其中许女士的经历,让他最为印象深刻。

  许女士早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再婚后她燃起了“再要一个孩子”的念头。面对许女士的情况,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不育的杜志斌迅速制定了“中医调养为主、西医为辅”的治疗方案。通过中药灌肠、服用中药和中成药进行调理,再辅以西医的PRP宫腔灌注和试管婴儿技术,许女士不仅恢复了月经,更是在50岁时诞下一名男婴。

  自2014年毕业来到垫江县中医院以来,杜志斌专注于将中医的辨证论治、系统治疗应用于临床诊疗,开创了以“五行学说理论”指导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的研究体系。十年多来,杜志斌开展和参与多项市级、县级科研项目,发表10余篇学术论文,拥有2项医疗技术专利。2023年,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妇科肿瘤巴渝论坛上的典型病例分享比赛中,杜志斌以《活血化瘀中药在有生育要求的宫角妊娠中的应用探索》为题,获得三等奖,成为该赛中医类别唯一获奖者,并于同年荣获"重庆市第四届优秀青年中医"称号。

  “三中心”建设的累累硕果、崭新大气的门诊大楼、基层乡镇患者的康复笑脸、杜志斌诊室的成堆锦旗……垫江县中医院用一幅幅“党建强、中医兴、百姓赞”的生动图景,映照着将红色基因融入岐黄血脉,奔赴川渝东部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的不懈探索,将“重拾群众中医信赖”的质朴愿景,化为新时代中医药守正创新、服务人民健康的壮丽篇章。

  周游 图片由垫江县中医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