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高笋塘院区)外景 |
 |
医生为患者进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吻合术(TIPS) |
 |
医护人员下乡开展义诊 |
从1951年玉和巷青砖灰瓦间飘散的袅袅药香,到如今国本路上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医疗高楼——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走过了七十余载峥嵘岁月。九度更名、两次整合,变的是时空与规模,不变的是融入血脉的济世情怀。
如今,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正以党建为统领,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朴素誓言转化为实践力量,倾力打造“三峡医心,健康为民”党建品牌。以初心、公心、仁心、恒心、匠心“五心”铸魂,将红色基因深度融入医院治理、医疗服务与技术精进的每一个环节,为库区百姓铺就了一条更有温度、更高质量的“健康之路”。
初心筑基 公心立制
筑牢治理基石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在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诊断、每一台手术、每一份关怀的生动实践。
在显微镜下为患者精准剥离中颅底肿瘤,无惧病变周围密布的血管神经;为84岁高龄、重度黄疸的晚期肿瘤患者成功置入胆道支架,挑战微创极限;在子痫产妇子宫破裂的危急时刻雷霆出击,让母子平安。即便是端午佳节,护理人员也没有忘记病房里的患者,亲手包制的温热粽子传递着“家”的暖意。驱动医护人员不断精进前行的核心只有一个:守护库区百姓健康的质朴初心。这份初心,让顶尖专家甘于钻研、勇于担当;让护理人员心怀仁爱、细致入微。确保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承诺,能够转化为每一位患者可感可知的安全与希望。
筑牢思想根基,方能行稳致远。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党委深谙此理,将思想引领作为“初心筑基”的核心。在6月14日胜利召开的第一次党员大会,便是医院凝聚共识、淬炼初心的生动实践。大会高举旗帜,号召全院党员“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深植于心。通过这样高规格的思想洗礼与目标锚定,医院持续为全体医护人员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将守护库区百姓健康的共同信念,转化为争创“三甲”、服务为民的坚定行动自觉。
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深知,守护健康的“初心”需靠“公心”铸就的制度基石来保障。医院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重大事项党委决策机制,把牢发展方向。这份“公心”更体现于严实作风与务实治理。医院党委构建常态化党风廉政教育机制,强化重点领域廉洁防控与监督执纪,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同时,创新推行院长行政查房与“3326”督办机制,由院长带队深入临床一线,直面人员、设备、改革等痛点难点。近5年,医院门诊人次从21.19万增长到65.07万;出院人次从2.0万增长到4.81万;手术从年均0.74万台次增长到1.66万台次。
仁心赋能 恒心砺剑
锻造卓越品质
在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仁心”是融入血脉的职业信仰,是全体医护人员面对病患时最深沉的情怀与最坚定的行动准则。
这份仁心,在危急时刻更能迸发出强大的赋能之力。近期,当一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命悬一线被送往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就医时,消化内一科团队迅速行动,精准构筑稳定循环、引流毒素、早期营养四个“生命通道”。这不仅得益于医生精湛技术,更是“仁心”在驱动精准决策、激活患者生命潜能的生动体现。成功挽救患者的背后,彰显了医院“三峡医心,健康为民”品牌中“仁心”的核心价值,这是一种强大的能量,驱动团队协作与技术创新,为危重患者注入战胜病魔的希望与力量,成为库区百姓健康的忠诚守护者。
“仁心”的背后,是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全体医护人员以多年如一日的“恒心”所炼就的深厚底蕴与精湛技艺。这份恒心,体现在各学科日复一日的精进与积累。
消化内一科坚持党建引领业务发展,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化为持续优化服务的动力。他们积极探索流程再造,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推行日间手术,方便“上班族”;更以恒心磨砺技术,勇攀高峰,开展多项渝东北首例高难度介入手术,让区域百姓大病不出区县,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守护百姓健康。
针灸科以“针金烈火”般的恒心,推动党建与科室发展同频共振。他们深耕特色技术,近5年门诊服务超10万人次,出院患者近1.5万人次。在学科带头人引领下,科室研发的“天灸、光疗”等四大系列器具,特别是走向国际的“天灸罐”,无不彰显着数十年如一日专注针灸传承与创新的恒久力量,成功获评市级党建示范党支部和“五项先锋”示范岗。
中西医结合科恒守着融汇中西、博采众长的理念。他们精准整合传统中医康复技术与现代康复、疼痛治疗手段,在骨关节病、疼痛管理、神经康复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这份恒心更锻造了卓越的人才梯队,科室主任冉传生入选“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副主任范顺娟获评“重庆市西学中高级人才”,人才辈出正是科室持之以恒追求学术高度、提升诊疗能力的最佳印证。
匠心提质
守护库区百姓安康
在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匠心”是融入血脉的不懈追求,是全体医护人员对“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理念的践行。
医院以“匠心”优化医疗版图,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流动共享。市级名中医定期赴四川坐诊,将医术播撒更广;骨干团队两赴西藏昌都精准帮扶,助力当地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跃升至80%。这份“匠心”,打破地域限制,让健康福祉惠及更远。
“匠心”更驱动着资源整合与效率革命。医院实施“科室整合+特色定位”策略,高效整合高笋塘院区与国本路区资源,完成6个医技科室和10个临床科室的统一管理。同时,精心打造心血管、脑血管等优势学科群,在高笋塘院区精准填补血管外科、脊柱外科等学科空白并增设第二导管室,让区域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专业、更复杂的手术治疗。
这份“匠心”始终向着基层延伸、围着群众需求运转。医院将80层车载CT打造成移动的“健康驿站”,开进医联体单位;共建联合病房,组织专家定期下沉坐诊,让基层群众就近享受“三甲”服务。依托强大的远程诊疗网络,每年为万达开及周边40余家基层机构提供超声、心电等远程诊断服务超3万人次。医院积极拓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将护理项目从22项增至32项,为行动不便者送去专业关怀。在乡村振兴一线,医院骨干深入乡村,通过健康宣教、疾病筛查等扎实工作,助力郭村镇成功创建“重庆市健康乡镇”。
三峡医专附属人民医院秉承的“匠心”,是持续优化医疗布局的战略定力,更是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的为民情怀。它如同精密的仪器,找准痛点,持续发力,最终汇成守护库区百姓健康的坚实力量。
傅星辰 图片由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人民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