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夜幕下的美专校街,暖意流动。美团骑手胡奇停好电动车,熟门熟路地走进“友好商铺”大连水饺店,老板陈宏端照常上热气腾腾的饺子,每次都会额外赠送5个,这是属于两人之间温暖默契;几步外的玮瀚零售店,冰红茶以优惠价递到快递员手中……这条街上的30余家商户,共同组成了新就业群体的“能量补给站”。
这份朴实的关怀,源于渝中区上清寺街道美专校社区党委的精准破题。聚焦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社区从“场景友好、人际友好、未来友好、治理友好”四个维度创新“四好四美”工作法,以“党建链”撬动“资源链”,不仅为新就业群体打造了暖“新”阵地,还挖掘党员骨干,带动打造美“新”骑士队、雷锋的士团志愿队伍,与饿了么等4家党建联席会成员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充实网格“新”力量80名,积极引导新就业群体融入社区治理,进一步推动了暖“新”友好与城市美好双向融合。
美专校社区的实践,是上清寺街道构建“3+5+2”党建品牌矩阵的缩影。街道党工委立足超大城市中心城区治理现状,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构建起多层次党建品牌矩阵。在机关打造“三支队伍”:统筹协调的“中枢”党支部、集成服务的“民生”党支部、综合治理的“攻坚”党支部;在社区培育五大品牌:曾家岩社区的“清禾童梦”托管项目、嘉西村社区的“四治协同”治理模式、桂花园社区的“先锋护游”志愿品牌等百花齐放;在非公领域实现两个新突破:除在美专校社区打造全市首批“新就业群体友好街区”外,还聚焦“产业链”党建,构建“四链合一”工作机制,推动华为云CTSP人才赋能中心等项目相继落地,实现“党建链”与“产业链”双发展、双提升。
在数字赋能方面,街道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将数字基因植入党建脉络,破解治理碎片化难题:开发“码‘上’幸福”应用,推动“教育圈、医疗圈、商业圈”建设先行,赋能“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从“政府监测管理”向“居民使用服务”倾斜;针对“风险一张图”各类风险点位,增设内涝点水位监测AI预警、制定应急预案,强化重点隐患闭环处置能力,将风险隐患一防到底。
“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上清寺街道党工委书记高盈表示。而党建引领的成效就写在城市肌理中:嘉西村社区“四治协同”经验登上全国社区书记培训班;老旧小区加装公共电梯、盘活57处“金边银角”释放微空间……近3年,街道累计荣获全国性荣誉40余项,党建“红色引擎”正驱动上清寺街道加速前行,为渝中打造新时代城市党建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陈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