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七届西洽会双桥经开区展馆现场 |
5月22日,在第七届西洽会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上,年产4万吨新能源汽车再生铝压铸零部件产业园项目落地双桥经开区。
据了解,该项目由南充星禾废旧金属回收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在邮亭园区建设铝压铸生产厂房约4万平方米,涵盖铝镕炼、铝压铸生产线、配套用房和相关环保安全配套设施,项目投产后,将为长安汽车、赛力斯、比亚迪等汽车企业配套。“项目的成功引进将进一步推动双桥经开区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再生资源与锶盐新材料产业集群强链补链。”双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上的重要节点、“中国重型汽车摇篮”——双桥经开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 “建设先进制造业新高地、打造产城景融合示范区”定位,大力推动产业培育与招商引资双轮驱动,不断释放区域发展活力潜力,为新重庆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壮大“2+3+2”产业体系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走进本届西洽会双桥经开区展馆,盛泰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多功能摄像头产品引人注目。相比笔电行业的单摄像头,该产品增加了近红外光摄像头、双降噪麦克风、双红外补光灯,实现了一款产品全方位满足视频、解锁、支付等场景的功能需求。
盛泰光电是双桥经开区光电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该公司已建成现代化生产线85条、新建COB芯片封装线40余条、新购进超高精度AA生产线多条,摄像头产能达5亿个/年,现有高端摄像头模组生产车间全部升级为百级、千级无尘车间。去年9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官网公布《2024年重庆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盛泰光电成功入选。
盛泰光电的创新成长是双桥经开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双桥经开区持续壮大“2+3+2”产业体系(2: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及其零部件产业、再生资源和锶盐新材料产业;3:光电产业、新能源及新型储能产业、航空地面设备产业;2:大健康产业、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在攀高向新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4月,双桥经开区“2+3+2”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69亿元、增长19.2%。其中,光电产值20.8亿元、增长28.5%,再生资源和新材料产值22.9亿元、增长27%。一个个亮眼数据的背后,正是“2+3+2”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和广阔前景。
激活招商引资源头活水
汇聚产业发展澎湃动能
新年伊始,位于双桥经开区锶盐新材料产业园的重庆环锂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作为2023年度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十大重点项目之一,重庆环锂总投资106亿元。项目建成后,预计拥有年拆解10万台新能源报废汽车生产线、年处理15万吨退役电池生产线、再生利用年产5.5万吨电池级镍钴锰化合物生产线、再生利用年产2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及碳酸锂生产线等,成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主力军”。
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近年来,双桥经开区迭代招商工作体系,组建专业招商专班,将“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相结合,按照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开展靶向招商,一手引进“链主”企业,一手导入上下游企业,形成项目招引的“葡萄串”效应,做到引进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形成一个集群。
1—4月,聚焦锶盐及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及光电产业、智能网联新能源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等“6+1”特色产业,双桥经开区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3个,正式合同金额65.6亿元,完成区政府下达调度目标123亿元的53.3%。
“项目引进来,更要落得下、发展好,这才是关键所在。”双桥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从“走出去”敲门招商到“请进来”共赢发展,从坚持“1224”营商服务理念到探索“极限审批”改革,双桥经开区一次次向外擦亮招商引资的“金名片”,让良好营商环境的红利持续释放,为高质量发展壮大提供广阔空间。
文/图 刘茂娇 孔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