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16天“无扰”背后的涉企执法改革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举行“传承2025”重庆行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启动五月花海醉游人 农旅融合促振兴民用“三表”计量科普宣传体验中心在渝揭牌重庆公益性美术馆如何接住这波流量见证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 百年老建筑对外开放
第005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每月16天“无扰”背后的涉企执法改革
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协会第四届会员大会举行
“传承2025”重庆行科学家精神报告会启动
五月花海醉游人 农旅融合促振兴
民用“三表”计量科普宣传体验中心在渝揭牌
重庆公益性美术馆如何接住这波流量
见证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 百年老建筑对外开放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5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术馆生态调查②
“为一个展,奔赴一座城”成为新风尚
重庆公益性美术馆如何接住这波流量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韩毅

  穿过解放碑的繁华闹市,一座独特的建筑矗立在眼前,斗拱设计、红色外观、方形 棱柱……这就是重庆的文化地标、艺术的会客厅——重庆美术馆,年接待观众约40万人次、举办公教活动100余场。

  近年来,在文化强市建设的集结号中,重庆的国有公益性美术馆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不少区县都建有美术馆或艺术空间。

  如何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让重庆的国有公益性美术馆再上新台阶?连日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新风尚,美术馆成“文化会客厅”

  近日,在重庆美术馆,“松辽春韵 长白秋歌——全国艺术院校名家绘吉林作品巡展(重庆站)”“多彩巴蜀——第四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美术作品展”两个大展同步展出。

  “松辽春韵 长白秋歌——全国艺术院校名家绘吉林作品巡展(重庆站)”共展出全国艺术院校名家描绘吉林的近120件作品。这些作品或描绘了吉林雄奇壮阔的自然山水,或展现了吉林的时代风貌,或呈现了吉林的风土人情。

  “多彩巴蜀——第四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美术作品展”展出了川渝两地艺术家的147件(组)作品,分为巴蜀文化遗产、巴蜀城市景观、自然与人文景观、红色文化、乡村旅游和村镇建设五大板块,展出的每件作品都可视为一条隐形的文旅线路。

  用艺术点亮城市,用展览汇聚人气,用文化赋能地方发展……事实上,这已是重庆美术馆的常态。

  一直以来,该馆以打造新时代人民群众欣赏美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的艺术殿堂为目标,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开馆至今共举办展览300余场,接待观众300余万人,先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全国美术馆优秀展览项目、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并荣获“百佳公共文化空间奖”、入选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

  近一年来,该馆就举办展览50场、公教活动100余场,接待观众约40万人次,其中“画笔下的重庆志——重庆美术馆馆藏风景画研究展”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卢禹舜中国画展”“孟祥顺中国画展”“守护好一江碧水——中国国家画院长江主题美术作品展”等全国名家展,也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

  王琦美术博物馆同样吸睛无数。今年以来,该馆已先后举办“跨越世纪——徐子维 徐炜国画展”、“南华村48号的故事”历史文献及作品展、“春之灵,意之彩——华夏意象思潮联盟艺术展”等展览。

  此外,合川美术馆、北碚美术馆、渝北区碧津美术馆、大渡口区美术馆等馆,也不时举办各类展览,推动重庆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

  “打卡一个地方,不只是风景名胜、人文古迹,还有美术馆。这里不仅与‘美’最近,也是了解一个地方文化艺术的窗口。”在重庆美术馆,来自北京的游客张欣称。

  在文旅融合发展大背景下,如今逛美术馆的观众已不仅仅是本地市民,“为一个展,奔赴一座城”正在成为一种新风尚。美术馆已然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会客厅”,带动文商旅体深度融合。

  外表显眼,场馆利用率待提升

  作为拓展大众艺术视野、提升审美素养的公共场所,近年来,我市各级美术馆推陈出新,在建、藏、管、用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正促进“艺术化”的新生活方式成为日常。

  但是,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美术馆存在“虚胖”现象,即美术馆项目体量庞大、占地广阔,建成后却难以有效利用,常设展厅少,展览更新少,展陈水平低,且长期运营对地方财政造成了较重的负担。

  如某区县,其美术馆以不规则的银白色建筑主体矗立在嘉陵江畔,外观极具现代感、设计感,内部则设有入口大厅、常规展览厅、精品展览厅、学术报告厅、典藏陈列室、阅读空间与办公用房等,总建筑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然而,美术馆不少空间处于闲置状态,连室内停车库的地面都积起了厚厚一层灰,所停车辆寥寥无几。

  除了场馆利用率低以外,我市一些美术馆还存在如下问题——

  人才短缺。一些美术馆受编制、待遇等因素影响,难以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导致策展、研究、教育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匮乏,进而造成展览策划水平不高、活动组织能力有限,难以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展览内容和形式单一。一些美术馆的展览往往集中于传统艺术形式和主题,缺乏对当代艺术、新兴艺术家作品的关注,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同时,展览形式较为传统,互动性不足,不能提供良好的观展体验。

  定位与宣传模糊。部分美术馆对自身定位不明确,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且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缺乏有效的宣传策略和渠道,展览信息难以触达目标观众群体。

  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美术馆建设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空间布局不合理,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如交通不便、缺乏餐饮和休息场所等,影响了观众的参观体验。

  多方面发力,提升美术馆的专业水平

  重庆如何推动美术馆事业再上新台阶?

  重庆美术馆馆长、重庆画院院长王发荣表示,当前重庆美术馆正在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注入新动力,具体举措包括——

  以项目储备为抓手,着力构建“一馆两地多点”公共美术馆建设体系。“一馆两地”是指在运行好重庆美术馆现址的同时,推动新馆建设;“多点”指通过“总分馆制”,与区县公共美术馆实现互动。

  以品牌塑造为抓手,推动构建美术馆(画院)专业学术体系。即以主题美术创作为重点,构建覆盖全市的美术创作人才体系;以品牌展览为重点,通过展厅与活动引领公共美术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动全国名家邀请展等项目,提升美术馆公共服务品质;以研究为基础,通过个案引领美术馆典藏体系建设,力争每年新增藏品100件以上。

  以市场主体培育为抓手,推动构建美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系。即通过文创和艺术品大市场的运行,促进事业产业的融合发展;通过艺术考级,引领公众美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等。

  中国美协理事、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魏东认为,推动重庆美术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市各级美术馆还可在展览品质、公共教育服务方面发力,如加强学术引领,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策划推出具有学术深度和文化内涵的展览;与国内外知名美术馆、艺术机构合作,引进高水平的展览和艺术作品,以及推动重庆的美术作品和艺术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丰富公共教育活动,开展讲座、工作坊、亲子活动等多样化的活动,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设计相应的教育内容,提高观众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焦兴涛表示,在人才培养方面,重庆各级美术馆可加强与艺术院校等单位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美术馆专业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引进,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策展人、艺术家、研究人员等到美术馆工作,提升美术馆的专业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