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体系在清廉学校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如同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及时识别风险、预警纠偏、抵御侵蚀。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学校党建统领“八张问题清单”为有力抓手,将构建党委全面监督、纪委专责监督、各类监督主体共同参与的一体化综合监督体系作为推进清廉学校建设的重要保障,以“数智”赋能监督体系建设,打造“数治清廉”新范式。
写好五链融合“一本账”
创新内部控制新机制
采购建设一间实训室需要多少流程步骤?小黄车载人进校园带来安全隐患,如何快速形成各部门协同的防范机制?学校作为一个“微型社会”,承载着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师生交往等多元活动,事务繁杂且环环相扣。
面对学校庞大的业务体系,如何通过科学严密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实现权力规范运行、资源高效配置和风险有效防控,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
“加强清廉学校建设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重要方略的内在要求,行走在河边又要避免打湿双脚,最好的方法就是从源头抓起,穿好‘鞋子’。”相关负责人介绍,“五链融合”就是护航学校前行的“那双鞋子”。
“五链融合”即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系统梳理20类典型业务的工作流程、权力责任、主要风险,并制定防控措施,形成对应的“业务链”“责任链”“风险链”“防控链”,及时归集相关数据形成“数据链”,并通过“一本账”实现五链融合。
例如,针对学校采购流程中预算编制、供应商管理、招标采购、合同执行等环节存在的各类风险,学校系统梳理诸如“定向设置技术参数”“长期固定合作形成利益链”“量身定制招标文件”等风险点,并梳理出事件流程对应的业务点、责任点、防控点,由采购需求部门、业务归口管理部门、财务处、采招中心、审计处、资产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等共同响应,形成事件处理闭环。
诸如此类的案例在学校还有很多。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以清廉学校建设为抓手,坚持把清廉的理念、监督的责任、风险的防范贯穿于各类业务,通过数字赋能构建起“五链融合”的内控机制,蹚出高校内控机制建设的新路子。
如今,打开学校内部控制体系,511项关键控制点、584项主要职责、1007个风险点、1289条各类防控措施清晰可见,学校管理体系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各部门齿轮咬合、无缝衔接——教务处精准统筹教学进度,教研组专注课程创新,后勤保障及时响应需求,学生处动态关注成长需求,行政办公室高效协调资源,每个环节都在清晰的权责框架下自主运转。看不见的管理和看得见的效率让师生安心、舒心、静心从教和学习。
从招生录取环节守好教育公平的“第一道闸门”、经费使用为每笔资金装上“透明玻璃罩”,到为评优评先打造公平竞争的“标准跑道”……学校拟定的《高校“小微权力”清单》通过清单化的管理,刻画出校园治理的“精密刻度尺”。2024年,学校相关经验获市清廉学校建设专班认可采纳。
拉紧一体监督“一张网”
构建数字监督新模式
“以前总觉得有些工作转到线上容易暴露问题,但是用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学校这个平台确实整得好,不仅实现了事项全流程的线上跟踪、全程可追溯,提升了工作质效,还让我们不用跑路就实现了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说起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的数字监督平台,学校不少老师和管理人员都赞不绝口。
“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不跑路或者少跑路”,正是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数智”赋能一体化监督的生动写照。
“基于数字重庆建设和‘互联网+双一流’特色鲜明的新型高校建设背景,监督体系需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化,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赋能,使其真正成为清廉学校建设的‘安全阀’和‘助推器’,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驾护航。”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校党委分级分类制定7张责任清单,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做强做实纪委监督责任,贯通落实党的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责任、师生民主监督责任。建立“1+N”多方联动机制,由校纪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强化纪检监察部门与巡察、组织、人事、宣传、审计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工作联通、成果融通,并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不断创新监督模式。
面向线下,学校建立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定期汇总、督办、分析、通报各类监督落实情况,研究分析监督协同困难和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清单,督促整改单位全面排查本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深挖问题根源,举一反三,抓好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形成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监督合力,有效防范和化解腐败风险。
聚焦线上,学校自主研发“一次提交、自动流转、马上办理、多跨协同”的数字监督平台,综合运用“发现、整改、跟踪、销号、评估、复盘”六步工作法,实现监督可视化闭环运行。
相关机制落地以来,学校累计发现问题704个,已整改692个,按期整改率98%。学校教师和工作人员在多个校点之间的来回奔波少了,重复处理同类问题的情况少了,多部门协调的压力小了。学校“一体化监督”工作获得市内外高校广泛认可,已接待多个高校来校交流学习。
杨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