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数字+贸易”跨境驰骋 “产业+教育”双向奔赴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发展 实践教学平台乘势跃升西南大学 深耕产教融合 引领生命健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重庆文理学院 以“五字诀”激活强动能 加快应用型工业大学转型发展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产教融合育英才 服务大局展作为
第010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数字+贸易”跨境驰骋 “产业+教育”双向奔赴
特色优势专业集群发展 实践教学平台乘势跃升
西南大学 深耕产教融合 引领生命健康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重庆文理学院 以“五字诀”激活强动能 加快应用型工业大学转型发展
重庆城市科技学院 产教融合育英才 服务大局展作为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文理学院 以“五字诀”激活强动能 加快应用型工业大学转型发展

  重庆文理学院校长黄伟九给学生讲思政课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的高等院校,渝西地区唯一的公办本科高校,重庆文理学院瞄准“立足永川、面向成渝、服务全国、融入全球”的战略定位,围绕“准、细、新、优、好”五个字,补缺板、弥短板、锻长板、铸硬板,强力推进“五个做”行动,加快推进应用型工业大学转型发展。

  聚焦转型攻坚

  构建特色学科体系

  2023年9月,重庆文理学院第四次党代会确立“实施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计划”,构建工学为主体、理学为基础、人文社科为支撑、教师教育有特色的应用型工业大学学科体系。

  这一次会议无疑为学校转型发展锚定清晰航向,鼓足了干劲。

  聚焦思想引领,做“准”转型规划。学校以大调研锚定目标,组织十余支队伍、100余人次赴10余省市40所理工类高校对标调研,推进理念更新与路径优化。以大讨论凝聚共识,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工业大学、怎样建设工业大学”主题,分层分类开展专题研讨,推动师生思想行动与党代会决策部署同频共振。

  强化机制创新,做“细”调整路径。学校构建学科专业“一体化”联动机制,出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应用型工业大学的实施意见》,通过撤停转增将67个本科专业优化至53个,理工类专业占比提升至60%以上,调整幅度超25%。完成10余个传统工科专业改造,构建先进材料、汽车电子与智能控制等五大新工科集群,超50%专业精准对接重庆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精准锚定转型坐标,精细打磨调整路径,重庆文理学院在新时代高等教育结构性变革与区域产业升级双重机遇中,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

  强化内功提质

  系统性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锚定应用型工业大学建设目标,学校以校企融合、资源筑基、典型示范为抓手,系统性提升内涵建设水平,在转型发展赛道上精准落子、持续发力。

  校企融合,做“新”培养环节。坚持校企共研专业培养新方案、共开产教融合新课程、共创“双元”实践新生态。出台《重构2025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邀请中国船舶重庆公司、重庆京东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等链主链长企业和150余名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重庆京东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长城汽车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实践基地100余个。

  筑基赋能,做“优”育人资源。以师为根,实施“跨界研修”计划,累计开展20余个研修项目,认定550余名双师双能型教师。以训为要,构建集实训教学、工程教育、学科竞赛于一体的工程训练中心,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规范化、系统化;以馆为基,依托“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投资1.2亿元建设3万平方米新工科工程训练中心,提供国内一流的实训载体。

  精进不休,做“好”典型示范。提高管理效能化,通过机构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高效协同的治理体系。实行培养多元化,建成4个市级、11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开设长城汽车卓越工程师班等30余个“一流+”实验班,形成“产业学院+特色班”的复合培养模式。推进成果标杆化,学生近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5000余项。

  从“谋篇”到“落子”,从“转型”到“定型”,重庆文理学院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应用型高校建设的赛道上加速奔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