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南大学学生在专家指导下参与菌种生产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开辟“生命科学等新赛道”,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西南大学紧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坚定不移落实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持续推动学科交叉渗透、产教深度融合,打造“生命健康”重庆市级产教融合特色优势专业群,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与贡献力,彰显西大担当。
育才兴业
培育医药产业所需人才
立足国家战略,构建专业集群发展格局。在生命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西南大学紧密对接重庆市生物医药、大健康两大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精准把握产业人才需求缺口,深入推进生命健康专业群建设工作,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引领生命健康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优化专业布局,打造“3+7+3”专业矩阵。生命健康专业群围绕3大核心专业(药学、制药工程、生物科学),拓展设置了7个支撑专业(应用化学、蚕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动物药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重点布局3个新兴方向(合成生物学、AI药物设计、医疗大数据分析)。
创新育人模式,首创“四维联动”育人体系。生命健康专业群实现了课程体系、实践体系、评价体系、发展体系“四维联动”,通过创设19门“AI+专业”交叉课程,搭建覆盖药物研发全流程的产教融合虚实一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引入“岗位能力图谱”评价系统;建立本硕博贯通培养的“拔尖人才特区”,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聚焦实践育人,搭建“三跨协同”立体实践平台。生命健康专业群积极搭建跨行业、跨领域、跨专业的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习基地、创客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已建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平台;依托药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8项,与企业共建面向实际行业性需求的产教融合型课程10门。
聚势赋能
整合资源加快技术转化
整合生物医药政、产、学、研、用创新资源及创新要素协同,是推进产品技术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
基于“同一健康”理念,生命健康专业群着力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学研融合体系。该体系依托现代生物科学、农业科学、工程科学的跨学科基础,贯通生命生长发育规律研究、医学诊疗技术开发、健康管理服务三大领域,形成覆盖动植物健康、微生物资源开发、生物质循环利用的立体化研究网络。
据统计,该专业群已获发明专利授权10余项,申报新药临床批件3项、院内制剂4项,建立校校、校院、校企合作平台20余个,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教学成果。
闻令而动担使命,应势而为谱新篇。西南大学生命健康专业群正以昂扬的姿态,打造“AI+生命科学”交叉学科矩阵,贯通“实验室—科技小院—智能车间”三级创新链,育出贯通“基因编辑—生物制药—智慧医疗”的全链条创新生态,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伟大实践中,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