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 立足区位 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027版: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巫溪
上一版 下一版 
巫溪 立足区位 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助农促发展 绿色工业提效益 城乡治理见成效
巫溪 立足区位 深化改革 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巫溪县城新貌

  马铃薯专家深入田间教授农民种植技艺

  柏杨河公园一角

  一座渝东北山区县城,如何在经济、产业、民生与城市治理等多领域协同发力,保持高质量发展强劲态势?巫溪县交出了紧扣绿色发展主线的高分答卷——产业升级成效显著,绿色工业产值攀升,科技农业特色鲜明,城乡治理卓见成效。

  近年来,巫溪深入贯彻实施“农为基础、旅为龙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经济增长与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7%,“巫溪老鹰茶”获多项殊荣……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也纷纷交出亮眼成绩单:108项改革有序推进,13项改革经验全国、全市推广;签约招商项目56个,进出口总额增速全市第二;安恩黔铁路、巫云开高速等建设取得突破……

  巫溪正继续沿着绿色发展道路,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以奋斗之姿奏响以绿色为基底的高质量发展壮美乐章。

  做土特产 打生态牌

  多维壮大涉农主体 全产业链成效明显

  老鹰茶做的面霜、洗发水,老鹰茶为主要成分的“醒酒灵”、沐足液,还搭配智能化的AI精准泡茶机……这些产品是不是闻所未闻?

  然而,这一系列“奇特”的产品即将面世。4月25日,巫溪将举办“渝创渝新・溪茶溪韵”巫溪老鹰茶全产业链创新成果发布暨招商引资推介会,现场揭晓多项科研突破及创新产品,千年老鹰茶将从传统饮品实现“科技+健康+美妆”多元产品的蜕变。

  作为“中国老鹰茶之乡”,巫溪依托百万株野生古树资源及北纬30°黄金产区优势,联合西南大学、江南大学等科研力量,在种质保护、加工技术、功能开发等领域实现全链创新。

  加工端,建成国内首条智能化生产线,实现鲜叶分级、发酵等流程自动化,金蒲莲“小金片”通过“微压凝香”技术将茶香释放效率提升5倍;御峰“老鹰白茶”保留原始风味,盛景“老鹰红茶”多酚转化率突破90%。

  在功能开发方面,巫溪开发出11大类日化美妆产品,包括含黄酮成分的植物抗衰面霜、茶多酚控油洗发水、桉叶素抑菌沐足液等,力求以“国潮+科技”的方式打开百亿级美妆市场;研发“老鹰茶醒酒灵”通过复配葛根、皇菊等原料,经动物实验验证可降低80%醉酒率,主打“解酒护肝”功能,瞄准重庆及全国酒水消费市场。

  目前,巫溪已形成从古树保育到精深加工的完整链条,拥有14.86万亩种植基地、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及政策扶持体系,推出种植示范、精制茶加工、醒酒灵生产、日化美妆等6大招商项目。

  老鹰茶产业的持续发展是巫溪以创新思路发展生态农业的生动写照。去年以来,巫溪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动产业标准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栽植老鹰茶150万株,种植金花葵6000亩,提升脆李6000亩,生产烤烟8.5万担,发展马铃薯35万亩,畜禽出栏300万头(只)以上。

  围绕构建全产业链,巫溪持续壮大涉农主体,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构建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认证绿色优质农产品8个以上。

  以马铃薯产业为例,巫溪目前正在筹办第26届中国马铃薯大会暨首届重庆巫溪洋芋国际文旅商贸节,并于今年5月举行。

  巫溪正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场景,建设机械化种植展示区、加工体验坊等沉浸式参观点;搭建全产业链展销平台,引入特色产品,推动巫溪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以会促产”机制,推动马铃薯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项目落地,助力建成川渝马铃薯优质种薯基地,扩大“巫溪洋芋”国际影响力。

  走绿色路 抓招引育

  科技赋能提产值 绿色工业强动能

  2月24日,巫溪县政府与国药太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巫溪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双方将围绕道地中药材GAP基地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中药材加工生产、中药饮片经营合作、大健康及创新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国药太极桐君阁公司还与巫溪有关企业签订协议,就渝陕鄂川现代农业中药材交易市场项目达成合作。

  另一方面,巫溪县近期与京东物流签订协议,由京东物流负责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货物中转运输。

  一系列动作,将打通巫溪中药材上中下游各环节全产业链,助力打造中国道地药材生产示范基地、中国西部中药材交易市场、国家现代中医药产业园,对推动巫溪中医药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2024年,巫溪县中药材产业在多方助力下稳步推进,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达20.95亿元,交出亮眼答卷。

  产业加工端突破显著,链条持续延伸。重庆展华药业药食同源产品加工种类增至52个,新增加工产品50吨;重庆坤隆药业九制黄精订单增幅超60%,销量近10万袋;黄蜀葵提取黄酮生产线投入试验生产,改变了以往单纯售卖原材料的局面。中药材加工业快速发展,新增规上企业2家,饮片加工产量增速迅猛。

  特色单品优势凸显,品牌效应初显。太白贝母人工种植面积达2500亩,居全国第一,产值突破10亿元。“巫溪独活”等道地药材销量逐年增长。金花葵种植面积5080亩,鲜花产值670.4万元,干花产值预计1568万元,1264户农户受益,尖山工业园区2万平方米加工厂房及精深提取生产线建成,实现“种植+加工”一体化。

  科技创新与产业投入双驱动。全国首个特色道地中药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立。中药材产业集群获批启动,财政投入超 3500万元。巫溪县中药材产业在加工升级、单品拓展、科技赋能中迈出坚实步伐。

  中药材是巫溪县高质量推动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巫溪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速构建绿色工业体系。

  聚焦工业集约化发展,推进园区标准厂房建设与闲置资源盘活。现有工业园区标准厂房5.37万平方米,2024年新建10万平方米,总面积突破15万平方米;清理“僵尸企业”6家,腾退土地60亩,推动亩均产值、税收“双提升”。

  创新“产业链图谱招商”,2024年签约产业类项目42个,引资75亿元。组建长三角、川渝等驻外招商专班,靶向对接龙头企业,严控项目税收、能耗等效益指标。强化盐卤资源开发,推动绿色矿产加工项目落地。

  推动工业与文旅、农业深度耦合,开发预制菜文旅产品、中药材健康衍生品等高附加值品类。强化盐卤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年产3万吨可持续开发项目,构建低碳循环产业链,为县域“绿色崛起”注入强劲动能。

  另一方面,文旅产业作为巫溪支柱产业之一,巫溪文旅以“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铸魂、体育赋能”为发展思路,2024取得了显著成效。

  获评“2024旅游景区创新发展案例”,并新增国家级汽车运动自驾营地、中国骑行地图百条精品路线等荣誉。全县A级景区增至14个,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

  文旅融合深化文化内涵。推出非遗纪录片《巫咸技忆》获市级视听艺术精品扶持;整理《巫溪嫁花》等书籍,新增非遗传承人38名;举办长江三峡非遗龙舟赛等活动,宣传曝光超2亿次,带动旅游收入增长1.5亿元;“灵兮”IP亮相纽约时代广场等国际平台。

  抚群众心 夯民生基

  城乡治理成效显 民生清单书范例

  4月,在巫溪县文峰镇梅溪河上游,阳光洒落在清澈河面泛起波光粼粼,水底沙石水草清晰可见,田园与洋房相映成趣,宛如美丽画卷。此前,这里生活污水乱排,河面满是泡沫,恶臭难闻,是村民怨声载道的“龙须沟”“问题河”,严重影响居民生产生活。

  而这一变化,得益于巫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显著成效。2024年,重庆市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工作,作为全国唯一县级行政区域入选2024年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名单,巫溪获中央奖补资金5000万元、市级资金1000万元。

  巫溪县策划申报的万人千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项目、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工程项目、梅溪河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后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大宁河流域巫溪片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成功进入中央项目库,争取中央资金1.1亿元。截至2024年年底,巫溪县已完成黑臭水体治理53条,消除黑臭水体面积近7万平方米,完成率88.33%。

  黑臭水体治理是巫溪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口,但只是巫溪探索现代化城市治理县域方案的其中一项内容。今年以来,巫溪县还紧扣数字重庆建设要求,以“实战枢纽”为功能定位,全面推进三级治理中心能力建设。用智能化、数字化,打造渝东北城市现代化治理县域示范。

  巫溪县田坝镇地处高山峡谷暴雨集中地带,过去人力防汛难以保障安全。2024年,该镇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探索数字赋能防汛救灾路径,成功应对“7・11”暴雨泥石流,经验获肯定并入选全国避险案例。

  该平台整合6类数据,布设162处智能设备、25路视频监控,建立多参数预警模型和“红橙黄蓝”四色预警机制,划分143个微网格,实现风险早发现、预警秒级达、指令一键下达,应急人员集结时间缩短70%。田坝镇通过“141”平台,在2024年成功预警6起险情,转移480人无伤亡。

  “141”平台并不是孤例。截至3月31日,巫溪县32个镇街完成L2级实景图建设,接入感知设备3.72万个,动态形成风险提示信息169条,多项指标排名在全市进位明显。累计贯通市级应用207个,排名全市前十。

  “渝悦・医检互认”让群众节省医药费38万元,处置事件87451件,办结率达99.86%。指挥调度能力持续提升,印发多项制度方案,推动4个部门常驻及联勤联动力量进驻,开展跨乡镇、跨县实战演练多次。

  县带镇街能力稳步增强,“韧性安全城市治理一张图”下沉镇街,贯通市级应用37个到镇街,通过应用处置事件1.21万件。城区一体化建设有序推进,“城市治理调度平台”方案已形成第九版,大宁古城防汛减灾综合场景建设加快推进。

  下一步,巫溪将继续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工作培训与值班值守,推进监控系统接入和感知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现代化城市治理水平。

  链接>>>

  豆瓣酱遇上老鹰茶 非遗变身人气美食

  近日,巫溪县胜利乡果园村的小钕籽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内一片忙碌,工人们忙着将老鹰茶豆瓣酱打包装箱,这种巫溪独有的“特产”将销往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并已在当地市场备受青睐。

  老鹰茶、豆瓣酱的组合,究竟有什么魔力?

  巫溪老鹰茶香气清高、回甘悠长,其制作技艺于2016年被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获得多项认证。豆瓣酱作为传统发酵豆制品,在巫溪家家户户的厨房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年间,巫溪民间就流传着用老鹰茶制作豆瓣酱的秘法,小钕籽公司创始人刘传玲从小耳濡目染,对其情有独钟。

  2022年,刘传玲返乡创办小钕籽公司,致力于研发老鹰茶豆瓣酱。2023年7月,第一批30吨产品一经推出便被抢购一空。2024年,公司豆瓣酱销量超200吨,营业额390多万元,2025年预计突破500万元。

  老鹰茶豆瓣酱的成功,是传统与创新融合的成果。未来,刘传玲表示将继续深耕该产业,提升产品品质,拓展市场,让这一特色美食被更多人知晓。

  刘钦 彭光瑞 图片由巫溪县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